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

每經網首頁 > 更多 > 正文

通車4年環保設施未驗收 京滬高速天津段遭責令整改

2010-08-31 01:30:22

每經記者  李澤民  發自北京

        自2006年末通車以來,京滬高速公路天津段的環保設施一直未被驗收。

        根據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的規定,建設項目試生產的期限最長不超過1年。

        同時相關規定指出,如果對試生產超過1年仍未申請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的,可認定為試生產結束投入正式生產。由此可認定京滬高速公路天津段正式投入運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長達4年多的時間里,負責該工程建設的天津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并未提出申請環保設施驗收。近日,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對其進行責令整改。

擅改工程規模涉嫌違法

        2010年3月,環保部華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現場調查發現,京滬高速公路天津段在2006年11月建成通車試運行后,其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沒有受到環保部的驗收。

        按照慣例,項目建成之后,建設方應向環保部門提出驗收申請,主要對建設期間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降噪、防塵措施;是否對沿線學校、村莊等敏感點設置了聲屏障和隔聲窗等內容進行驗收。

        據了解,京滬高速公路天津段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泗村店至當城互通立交41公里段,二期工程自當城互通立交起,止于靜??h大張屯南,主線長49公里。此工程最終按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路基寬35米,其中武清區汊沽港至西青區當城段為雙向8車道,路基寬42.5米。京滬高速天津段設計時速每小時120公里,工程總投資83億元。

        而在項目開始之初,京滬高速公路天津段報批的建設標準為四車道,其后擅自改成六車道,個別區域路段建成八車道。其擅改工程規模的做法違反了環評法和建設項目管理條例。

        具體為,該項目一期工程由原來的雙向四車道調整為雙向六車道(起點自王慶坨互通、大柳灘互通至終點路段),局部八車道(王慶坨互通至大柳灘互通路段);二期工程由原來的雙向四車道調整為雙向六車道(京滬正線)。

        2008年8月,環保部就發出通知,京滬高速天津段因擅改工程規模,要求負責建設的天津市高速公路投資建設發展公司于當年11月30日前補辦環境影響評價手續。

        據當時環保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擅自擴大和變更工程規模有可能引起周邊噪聲、水源、交通等環境變化。

        其后補辦環境影響評價的任務,委托給了交通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該所環保二室的負責人楊秀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08年的時候,對京滬高速公路天津段進行了環境評價,其后形成的報告已經上報給了環保部門。

明年2月28日起停用整改

        2010年,專家組對該報告進行了審查,對于其中的不完善之處做了修正。根據楊秀妍的說法,后期環境評價的時候,將14處敏感點降為6處,“這6處是需要特別關注的。”

        關注主要體現在聲屏障的設置上。楊秀妍表示,在進行環境評價之時,發現的問題是該工程的噪聲污染一直存在,因此在敏感點上,建議將聲屏障由原先的300米加長至500米,或者更長一些。

        其時,交通部天科所環保二室主要做“環境影響后評價”,其后不知何因變為“環境影響補充分析”。業內人士稱,前者需要對工程自始至終的環境進行綜合評價,后者則只是對工程建成之后的評價分析。

        環境影響后評價的主要內容是,對建設項目區域環境概況的調查,同時對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楊秀妍表示,天津段的環保設施都有,至于為什么沒有向環保部進行申請驗收,就不太清楚了。

        根據《環境保護法》第26條的規定,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該建設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使用。

        事實是,京滬高速公路天津段的環保設施未能獲得驗收合格,就已運行4年。原國家環??偩汁h境工程評估中心副主任劉偉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高速公路的建設中,必須配套建設環保設施,包括聲屏障及污水處理設施等。

        據相關規定,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經驗收,主體工程正式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由負責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可以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據此,環保部將責令京滬高速公路天津段工程停止使用,而考慮到停止使用將影響公共利益,“故將責令停止使用緩期至2011年2月28日執行。在此期間,天津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應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防止環境污染,并主動接受工程所在地環保部門的監督管理?!?br/>
        但在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中,并未做出罰款的要求。記者多次聯系天津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其辦公電話均無人接聽。

        業內人士稱,可以委托當地環保部門,對高速公路運營期間各類污染定期進行監控,根據監測統計分析污染趨勢,及時制定防治措施及執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