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

每經網首頁 > 更多 > 正文

保本基金新年蓄勢擴容 沙骎細解業內首只保本團隊運作模式

2011-02-14 01:50:06

  保本基金之于2011年,就猶如債券基金之于2010年,以多點開花之勢出現在數十家基金公司的新年產品清單上。證監會最新公布的基金審批進度公示表顯示,已有11家基金公司上報了保本產品,已有的匯添富、建信兩家基金公司保本型基金產品已于1月發行完畢,但這僅僅只是開始,記者從業內獲悉,年后包括國泰、南方等具有超過7年保本基金管理經驗的老牌基金公司亦將發行保本基金,而國泰基金為了在該領域做大做強,更是在業內率先成立了保本基金管理小組。

《意見》助推保本5年有望破千億

        Wind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市場上僅有6只保本基金處于運作期間,總規模共228億元,而此前該類產品的發行已經停滯近2年。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副總監兼研究總監,同樣也是保本基金研究組的組長沙骎預計,未來5年中國保本基金的市場會急速擴容,保守估計資產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保本型產品是非常好的配置品種,而以前市場對保本基金的需求被壓制了。”沙骎表示。但隨著《意見》的出臺可謂是松綁了保本基金資產配置限制,在凈資產、擔保規模等方面也放寬了對擔保公司的限制,以往屬于稀缺資源的保本基金,很可能在2011年開始爆發式增長。

        據悉,之前已有4只保本基金周期運作管理經驗的國泰基金,欲把保本基金做成一個大類別資產,“我們希望未來不到兩年的時間,將公司管理的保本資產達到150億,占到全部管理資產的五分之一。”沙骎對于國泰基金在業內的保本基金管理優勢自信滿滿。

管理不足限制發展

        對于此前保本基金發展的遲滯,沙骎認為,一方面是市場對保本產品不夠重視,另一方面則是管理方式的認識不足。

        “如果用固定收益類的思路來主導管理保本基金,是走入了一個誤區。”沙骎表示,一些保本基金只是簡單地配一個固定收益類基金經理管理,再撥一部分資產給權益類基金經理管理,實際操作過程中兩位基金經理的考核目標并不相同,就很難使收益達到最大化,“固定收益類基金經理一般有個6%~7%的收益就滿足了,但未來我們計劃的考核除了要求絕對回報,還要求與滬深300指數漲幅相比有一定比例。”

        “這是國泰基金在此前7年的保本基金運作中總結出的經驗。”沙骎向記者解釋道,與股票型或債券型基金在管理中基金經理“各自為政”不同的是,保本基金的運作會涉及到很多資產配置的問題,且不同于其他類型基金,保本基金不同類別資產的調整是相互制約的,例如權益類資產與動態保本墊是相關變化的。

        此前的保本基金多是依靠市場趨勢性行情賺取收益。但市場預期未來單邊大牛市或大熊市或很難再出現,目前看來更多的是結構性行情。因此,保本基金的難題在于,怎樣在震蕩行情中為投資人賺錢,捕捉絕對收益,“這也是我們未來發行保本基金產品所重點考慮的問題。”對于未來保本基金給投資者帶來的收益預期,沙骎顯然想得更遠。

團隊協同  動態管理

開頭所及,為應對未來保本基金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國泰基金在去年率先組建了專門的保本基金管理團隊,目前共有6個成員,包括權益類、固定收益類基金經理以及最終做投資決策的基金經理。這也是目前基金業內唯一一支保本基金專業管理團隊。

        沙骎介紹,由于需要根據保本墊的日常變化來調整風險資產的比例,而所有的調整又具有前瞻性,因此需要固定收益類和權益類基金經理緊密配合。“我們每天會碰頭開會,討論和預測未來市場、收益率、保本墊的變化情況,從而決定對保本墊以及風險乘數的調整。”

        沙骎介紹,因為所有的調整需要前瞻性,要對倉位進行動態管理,就要根據保本墊的日常變化情況來調整風險資產的比例,因此就需要管固定收益和管權益類資產的基金經理緊密配合。

        之所以要進行動態管理,是因為保本基金在運作期初風險很高,很容易隨市場出現大幅波動,盡管到保本期最后也可能填補收益缺口甚至盈利,但不少投資者無法忍受前期的波動。因此,沙骎希望通過動態管理改善這種狀況,“我們希望貼上國泰基金標簽的保本基金收益率曲線是這樣的,”他用手指劃出一條平穩上升的曲線,“而不是這樣的,”他又畫出一條起伏的波浪線,“讓投資者可以預期到一個收益率。”

        沒有過多的粉飾,沙骎和他的國泰保本基金團隊希冀在未來以更強大的保本投研實力、更勤奮的跟蹤研究、更豐富的保本管理經驗、更理性務實的投資策略來為保本基金持有人在保住本金的前提下,戰勝CPI,賺取更穩定的投資收益。

(徐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