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4 01:05:57
“五一”小長假期間,中海地產、碧桂園等開發商打著降價促銷旗號推出樓盤,消息一出,便引發上千人排隊登記選房,開盤日現場遭遇千人搶房,場面火爆。據統計,4月底至5月初,上海、深圳、海南等地陸續開始了新一輪房展會,參展企業明顯較春季有所回暖。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4月,全國100個城市住宅平均價格為8773元/平方米,較上月上漲0.40%,其中77個城市房價環比上漲。從同比看,4月份一些城市還有不小漲幅,深圳、廣州、成都、武漢、重慶同比分別上漲8.75%、8.65%、8.52%、6.91%、6.60%。媒體得出結論,在史上最嚴厲的調控下,在各地限購令紛紛出臺的形勢下,近日全國多地區樓市開始呈現回暖勢頭,房價高昂的“牛頭”仍然難以按下。
不過細細分析可知,雖然4月很多城市房價環比、同比還在上漲,但漲幅已經大幅縮小,環比縮到0.5%以內,同比上漲10%以上者已經不見蹤影。從國八條出臺到各地限購令、房價控制目標等措施相繼頒布,住房市場出現了交易量大幅萎縮、部分城市房價有所松動、投資投機得到一定遏制、自住型需求持幣觀望等現象。從房價上看也出現了拉鋸狀態,投資投機退出市場、自住型需求觀望不買,開發商卻死扛房價不降,這使得市場關于房價走勢的信息繁雜混亂,一會兒降了、一會兒又漲了,整個市場處于混沌迷茫狀態。但某種程度上這也說明,房價脫韁野馬般上漲的態勢已得到初步遏制,樓市調控取得初步效果。
我們必須注意到,房企由于死扛房價不降,加之去年大肆天價拿地,已經出現庫存增加、負債上升、銷量下降、現金流緊缺、經營性資金匱乏的困境。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按證監會行業分類,剔除ST公司后,113家房企2011年一季度的營業總收入和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出現雙雙下滑的情況。更需注意的是,房企的存貨和負債同比卻大幅增長——113家房企整體存貨達到903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444億元增長40.21%;總負債則突破萬億元大關,達1045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403億元增長41.27%。存貨和負債是正相關的,存貨越多,負債上升越快。住房銷售不出去,高價拿地不能及時開發,必然回籠資金難,進而負債直線上升。在這種情況下,實力雄厚的房企可能扛得長一些,實力較弱的房企則扛不了多久。同時,越扛風險越大,經營越困難。
目前房市拉鋸狀態正在考驗各方的智慧和耐力。如果開發商扛到最后,調控由于經濟下滑等原因松懈了,那么開發商將取得最后的勝利。但從目前情況看,調控再次走回頭路的可能性不大。“五一”期間溫家寶總理視察北京保障性住房建設工地時“三個堅定不移”放出的信號是誓將樓市調控進行到底,由此可以斷言,深圳等地“五一”期間樓市火爆場面并不是回暖,而只是回光返照而已。
筆者再次提醒,聰明的開發商目前有兩條路子:一是積極降價促銷才能把握主動,從中海地產、碧桂園等房企稍微打折降價就能引來“搶房”的場面看,住房需求是巨大的,關鍵是價格太高,只要降價就能贏取市場;二是要積極投身到保障性住房建設中,這塊蛋糕并不小。同時,還需提醒投機者包括資本市場投資者以及商業銀行,一定要高度警惕房企高負債帶來的巨大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