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

每經網首頁 > 更多 > 正文

雙匯發展召開20天質量會議 消費者逐漸恢復信心

2011-07-17 07:50:22

    近期,雙匯發展(000895,收盤價69.31元)集中抽出二十天時間,連續召開中高層干部會議,掀起一場旨在加強產品質量、加強服務質量、強化責任意識的思想革命。同時,公司股價近日連創新高,自5月4日以來,股價已累積上漲了20%左右,而同期上證指數卻下跌超過3%。

產品質量提升至戰略層面

    近期,從雙匯發展傳來消息,6月8~7月12日,雙匯集團從中抽出二十天時間,連續召開中高層干部會議,研究討論各類工作方案近百套、更換調整各級管理干部百余名、出臺各類制度規范性文件二十多份,在集團上下掀起一場旨在加強產品質量、加強服務質量、強化責任意識的思想革命。

    據了解,會議由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親自主持,集團公司游牧、王玉芬、李駿、劉清德、郭黎軍、劉金濤等高層和股份公司高層、集團職能部門負責人、各事業部高層管理人員參加了這次會議。

    萬隆董事長在會議上強調,在任何時候,雙匯各級管理干部都要牢記河南省委盧展工書記視察雙匯集團總部時“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安以質為本,質以誠為根”的指示,始終把食品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嚴把生產質量關,對查出的違規違紀人員嚴肅處理,并追究相關領導連帶責任。他還強調,今后,雙匯集團對待“問題豬”的態度就像銀行對待假幣一樣,嚴格監控,嚴厲處置,為市場提供讓廣大消費者放心的肉產品,使雙匯產品無愧于著名肉類品牌的榮譽。

    根據雙匯集團公布的數據,自3月中旬至今,雙匯共檢測生豬195.9284萬頭,共檢出  “問題豬”356頭,平均檢出率為0.0182%。對于檢出的“問題豬”,雙匯集團均按照國家要求進行了無害化處理,并向交豬戶索賠200多萬元。通過對比三月、四月、五月和六月的統計數據可以發現,雙匯檢出“問題豬”的頭數正在連續遞減,從三月份的檢出率0.03%到五月份的0.002%,六月份以來雙匯沒有檢出  “問題豬”。雙匯“頭頭檢測”起到了根本性的效果。

    業內人士指出,雙匯發展不僅從戰術層面上重視雙匯豬肉的質量和服務,更把質量與服務提升至戰略層面,嚴把產品質量關,讓消費者吃到放心的豬肉。雙匯發展必將重拾投資者、消費者信心。

打造“誠信”文化提升企業軟實力

    在重視產品質量的同時,業內人士指出,雙匯發展將持續打造“誠信”文化,最終提升企業軟實力。據了解,上世紀80年代,雙匯集團依靠“優質、高效、拼搏、創新”的“拼”字文化,企業從一個年銷售不足1000萬元的小型肉聯廠,到上世紀末已發展成為年銷售超60億元的肉類食品集團。

    進入新世紀以來,雙匯集團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提出了“按標準辦事,用數據說話,看結果評判”的“數字”文化,僅用10年的時間就創造出了一個年銷售收入500億元、肉類總產量超300萬噸,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肉類供應商。

    近幾年,雙匯集團提出了“誠信立企,德行天下”的“誠信”文化,將誠信作為雙匯的核心價值觀,做到對職工講誠信,對政府講誠信,對股東講誠信,對客戶講誠信,對消費者講誠信,依法經營,公平競爭,打造企業的軟實力。

    雙匯集團將秉承“誠信”文化,朝著年銷售收入1000億元的目標邁進,力爭創造一個世界級的肉類加工企業,成為全球肉類行業具有影響力的大型食品集團,推動企業做大做久,打造百年老店。在“十二五”期間,雙匯集團將堅持“產業化、專業化、現代化、信息化”的“四化”方針,實現企業又好又快發展,使雙匯集團的年肉類總產量由300萬噸發展到“十二五”末600萬噸以上,年銷售收入由500億元發展到超1000億元,力爭打造一個世界級的肉類加工企業。

    業內人士指出,對于一個食品加工企業而言,食品的安全離不開企業現代化和工業化的建設。雙匯集團堅持“匯集世界高科技、匯集世界新工藝”指導思想,通過標準化、信息化、自動化,努力構筑食品安全“防火墻”,推動企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股價提前反映預期

    的確,雙匯發展一方面在不斷提高自己的產品質量,從公司近期股價上也反映了雙匯發展基本面恢復的情況。大智慧數據顯示,雙匯發展近期股價連連創出新高,自5月4日雙匯發展創出55.10元/股新低以來,雙匯發展股價持續上漲,已經累積上漲了20%左右,同期上證指數下跌超過3%。

    中投證券指出,雙匯發展公告上半年業績預減80%~90%,幅度略超市場預期,但是基本上所有負面影響在二季度有所體現,因此股價下跌后是很好的買點,利空因素出盡將提供底價。

    金元證券也認為,雙匯發展在二季度一次性充分計提各項費用,預計在三季度銷售也能基本恢復去年同期水平,預計2011年、2012年、2013年基本每股收益分別為2.12元、3.99元和4.99元(資產注入口徑),對應2012年PE約17倍,估值優勢明顯仍維持“買入”評級。

    對于股價,一位券商人士表示,股價往往反映的是預期,雙匯發展股價之前已經反映了不利的因素,目前,大家對于其未來還是比較看好的,股價自然而然就會反映出未來的利好預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