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4 00:48:1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董華 李娜
每經記者 董華 李娜
基金行業風云突變,許多耳熟能詳的基金公司“掌門人”掛印而去,成為愈演愈烈的基金公司高管離職潮的縮影。今年以來,中小基金公司和新基金公司面臨的困境要大的多,由于處于創業期,基金公司的經營策略能否連貫,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為了減少經營風險,增加穩定性,不少新基金公司的股東方增資解困。
新基金公司頻頻走人
被業內認為是“黑馬”的新基金公司財通基金也面臨著 “留人難”的局面。近日,財通基金對外公告稱,副總兼投資總監黃瑞慶因個人原因離職。這對于剛成立一年零兩個月的新基金公司而言,影響會比較大。不過,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來次新基金公司目前面臨的生存困境。
黃瑞慶在任期間,旗下基金業績表現還不錯。好買基金統計數據顯示,在黃瑞慶237天任職期間,財通價值動量收益率為1.0356%,高于同期同類基金平均回報(-4.7313%)。事實上,該基金也創下了新基金公司開閘以來產品分紅最快的記錄。今年以來,累積分紅三次。
而財通基金最新成立的第二只產品財通多策略穩健增長債基首募規模達到36億,這也讓市場刮目相看:一個沒有銀行背景的次新公司,首募規模遠遠超過今年債基平均規模15億。
今年7月8日,國金通用基金管理公司原總經理王文博宣布離職。資料顯示,國金通用去年11月份才正式成立,按此計算,這家次新基金公司的總經理只擔任了8個多月的時間。
早前的5月12日長安基金公司公告總經理曹陽離職;6月7日,方正富邦基金公司發布公告稱,原總經理宋宜農因個人原因離職,離任日期為2012年5月25日。另外,安信基金副總孫曄偉在首只基金發行剛結束的2012年6月16日便辭別。平安大華基金副總經理、來自二股東大華資產管理的陳慶耀,在2011年11月26日也已離職。
在這一背景下,繼6月有3家新基金公司報備后,7月并沒有新面孔出現在證監會公示名單中。賺錢效應缺失,銷售成本的上升,使得中小基金公司的利潤空間仍在進一步被壓縮。
對于高管的頻繁離職,業內人士表示,新成立的公司,制度等建設嚴重缺乏,導致人員流動更加頻繁,而這種情況實際上更加劇了小基金公司的生存困境。目前這些公司也是在黑暗中摸索,該如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中安身立命。
老基金公司的日子并不好過,2011年就有新華基金、東方基金、中郵創業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中海基金、申萬菱信基金等超過10家基金公司發生了股權變更;僅今年上半年就有近30家基金公司80位高管發生變動。
賬本尷尬接連增資
公募基金期待熬過冬天,而剛剛成立的新基金公司則是面臨生存問題。上市的股東方陸續披露的中報顯示,新基金公司的日子并不好過,營運賬本也是燒得飛快,增加注資已是在所難免。自2010年7月紐銀梅隆基金公司成立以來,新基金公司陸續成立。統計顯示,后續成立的基金公司大多都已實現增資或傳出增資的意圖。
近日,浙商基金發布公告稱,經公司股東會審議通過,公司注冊資本由1億元增加至3億元,成為業內注冊資本金最高的基金公司。而在去年1月成立的平安大華,其注冊資本也有3億元。
此前5月21日,成立僅7個月的長安基金公司也向外表示,正在啟動增資程序。紐銀梅隆西部基金公司也對外表示過增資的意向。
2月份,財通基金注冊資本金由1億元增加到2億元。根據股東方升華拜克的年報披露顯示,其參股的財通基金,由于開辦費巨大,2011年下半年剛成立,就錄得了6383萬元的虧損,超過其注冊資本金六成。
就在前不久,注冊資本為1.6億元的國金通用公司亦傳出消息稱,將把公司注冊資本增加到2.8億元。國金通用股東國金證券公布的2011年年報顯示,截至2011年年底,國金通用總資產為2738.61萬元,凈資產2597.76萬元,2011年凈利潤則是虧損1.34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顯示,從新基金公司審批開閘以來成立的八家基金公司中,僅有方正富邦基金、富安達基金和平安大華三家基金公司沒有傳出增資消息。
“現在日子不好過,在目前次新基金公司產品少規模小的情況下,管理費收入有限,資本金不夠燒。公司所面臨的市場環境更加復雜,行業競爭也更加激烈,需要更高的成本投入。”一位新基金公司的市場人員表示。
除新基金公司外,中小基金公司也不斷傳出增資行動。此前的7月24日,浦發銀行發布公告稱,將對其控股基金公司浦銀安盛進行增資。注冊資本為2億元的浦銀安盛去年末凈資產僅剩3600萬元。去年以來,天弘基金、天治基金和新華基金也都完成了增資。
歷史數據顯示,國內基金公司曾有過多次增資潮。不同的是,此前基金公司的增資行動是為了滿足開辦新業務牌照的要求,而今年的增資多是中小基金公司和新基金公司為了生存之舉。
在資本金快速銳減的同時,新基金公司還要面臨公司核心人物不斷走人的困局。資料顯示,公募基金老人流失還有加劇的趨勢。
“對于新基金公司而言,現在是寒冬時節,只要能熬過去,還是會有不錯的發展。”某基金公司的資深人士表示。
/案例·換人/
首基業績平平 方正富邦總經理離職
每經記者 李新江
熬過了漫長的籌備期,方正富邦迎來的是更為艱難的經營環境,這也是近年來成立的新基金公司普遍面臨的困境。
4月5日,方正證券公布2011年年報,參股66.7%的子公司方正富邦,2011年出現3435萬元虧損。去年底成立的公司首只基金,規模在今年一季度也遭遇滑鐵盧,縮水比例高達驚人的90.45%。
記者注意到,6月7日方正富邦基金公司發布公告,原總經理宋宜農因個人原因已于5月25日離職,由董事長雷杰代任。而年內的董事會選舉中,來自富邦系的人員占據了多數席位。督察長一職也有來自富邦系的賴宏仁正式任職。
首基出師未捷
該公司旗下唯一一只基金,去年12月26日成立的方正富邦創新動力,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規模已經僅剩下1.67億份。
作為方正富邦旗下的首只基金,其首募規模為13.14億份,基金公司自購2000萬份。但今年一季度末之后規模卻只剩1.25億份,縮水比例高達驚人的90.45%。根據方正創新二季度報告,二季度期間投資者繼續贖回,總量達到4300萬份。
根據好買基金網統計的數據,方正創新成立已經半年多時間,目前累計凈值1.011元,近三個月增長率-2.79%,在同類基金中排行中游。該基金業績平平與建倉的保守策略有關,在同類基金捕捉反彈行情的同時,方正創新一季度末的倉位只有51%。
富邦系高管增加
方正富邦于2011年6月30日正式獲批,是首家獲準設立的陸臺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公司注冊資本為2億元人民幣。其中,方正證券出資66.7%,富邦證券出資33.3%。
根據方正證券披露的2011年年報,旗下方正富邦126萬元的營業收入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35.31萬元,其他收入91.1萬元。然而,方正富邦為此付出的營業成本卻高達4427萬元,營業利潤率為-3402.03%。
在出師未捷之際,對方正富邦沖擊最大的是今年5月份總經理宋宜農離職。資料顯示,宋宜農曾任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市場發展部總監、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市場營銷官、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市場總監,方正富邦基金公司總經理。
今年四月份,方正富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東會選舉陳邦仁先生、李友先生、史綱先生、彭學軍先生為公司第一屆董事會董事,其中彭學軍先生為獨立董事。張果軍先生、湯世生先生、曹幼非先生,以及徐英女士(獨立董事)不再擔任本公司董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新上任的陳邦仁和史綱均來自富邦旗下,只有李友來自方正證券。而離任的三位董事(獨立董事除外),有兩位來自方正證券。
記者也注意到,今年二月份,曾任富邦證券投資信托公司基金后臺主管的賴宏仁出任督察長一職,此前這一職務由來自方正證券的董事長雷杰兼任。這也表明了富邦系在方正富邦基金公司的管理體系中或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案例·增資/
多年發展停滯 浦銀安盛獲增資
每經記者 李新江
日前浦銀安盛新總經理任職已經獲得監管層批準,來自招商銀行的郁蓓華已經正式接替錢華的總經理職務。作為最早成立的銀行系基金公司,浦銀安盛基金由于成立時間節點適逢大熊市,使得旗下首只基金折戟后一直難以捕捉發展機遇。
就在日前浦發銀行公告稱,將對其控股基金公司浦銀安盛進行增資。而據接近浦發銀行人士透露,三家股東或同比例增資。浦銀安盛人士表示,公司今后將制定與自身能力相匹配的戰略發展重點實現穩健增長。一方面以穩定投資業績為突破口,重點發展固定收益類產品,欲將債券基金作為公司的“主打產品”。
錢華在任期內,浦銀安盛基金公司的業績回暖明顯,但是管理規模遲遲不前,這或許是錢華萌生退意的重要原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2011年以來,浦銀安盛基金在業績、規模以及專戶等各方面都有了進步。但是由于管理規模停滯不前,使得公司發展受到一定的瓶頸。據浦發銀行2011年年報顯示,浦銀安盛基金公司2011年末的凈資產只剩下3600萬元,注冊資金2億元的基金公司的資本被吞噬殆盡,也使得基金公司在引入高管和基金經理時受到不小的財務限制。
錢華離任之后,繼任者郁蓓華則來自渠道,據接近浦銀安盛人士透露,“新任總經理郁蓓華曾在招商銀行負責個金部和信用卡部,對基金產品非常熟悉,董事會選擇郁總,應該是看中她比較豐富的銀行經驗,對政策的敏感把握度以及多年的管理能力。”
這與浦銀安盛基金公司股東方的策略轉變有關,“由投研出身的錢華,變成渠道出身的郁蓓華,顯示出浦銀安盛基金公司開始將渠道工作提上最重要的工作。”
除了浦發銀行作為股東之外,引入招行背景人士擔任總經理,可謂大大提升了渠道背景。“我覺得在今后渠道方面,包括產品設計方面應該有很大幫助,公司可以更多了解客戶需求,設計出更貼近投資者的產品,更好為投資者服務吧。”浦發銀行基金公司人士昨日受訪時對新總經理的任職頗有信心。
今年年初以來,浦銀安盛副總經理兼首席運營官陳篪,及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周文秱均因個人原因辭職,此后,原獨立董事吳偉聰先生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獨立董事一職,經公司2012年第三次股東會會議審議批準,選舉謝百三先生接替吳偉聰先生出任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獨立董事。
此前委派的具有外方股東背景的高管在國內投資市場水土不服,不利于基金公司的發展。實際上今年4月27日公告離職的副總經理兼首席運營官陳篪,及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周文秱均有外方背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