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自由貿易”口是心非 歐盟錯拿“雙反”當強心針

人民日報 2013-05-17 10:22:42

目前,華為、中興約占歐洲電信市場份額的1/4。業內人士指出,歐盟無端指責中國企業獲得政府補貼低價競爭,其目的是保護本土企業。

華為、中興兩家中國電信企業再次成為歐盟的“眼中釘”。5月15日,歐盟委員會決定,打算對中國出口的無線通信網絡與關鍵設備展開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目前,華為、中興約占歐洲電信市場份額的1/4。業內人士指出,歐盟無端指責中國企業獲得政府補貼低價競爭,其目的是保護本土企業。拿“雙反”當強心針,此舉最終救不了歐洲企業,相反還會損害歐洲企業的利益。

違規調查中國企業

歐盟委員會此次對中國企業展開調查的理由是,華為和中興接受中國政府的巨額補貼,從而能夠以較低的價格在歐洲市場進行不公平競爭。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發表聲明稱,歐盟委員會已原則上決定對中國的通信產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但暫時不會付諸實施,以便與中國有關當局進行談判,尋求“妥善”的解決辦法。

早在去年,華為、中興就已被歐盟盯上。2012年5月,歐盟認定華為和中興接受中國政府的資金支持,以低于公平市價35%的價格對歐出售無線網絡設備,如果沒有歐盟的干預,歐盟公司可能會因此迅速破產。2012年12月,歐盟再次老調重彈:中國政府給華為和中興補貼,構成不公平競爭,導致歐洲企業衰落等。

歐委會前兩次指責中國企業的目的沒達到,這次干脆在沒有企業投訴情況下自行發起“雙反”調查。有歐洲法律人士指出,在沒有投訴方的情況下進行貿易調查是有違歐盟相關法規的。

打擊對手保護自己

歐盟為何對中國企業緊抓不放?中國企業是否真的接受政府補貼以低價競爭?

對此,華為駐布魯塞爾的發言人表示,公司未獲得非法補貼。公司產品之所以在市場占據優勢,主要是因制造成本低,且安全性能比對手更出色。中興有關人士聲明說,中興之所以能夠提供有價格競爭力的產品,原因在于自己的技術和效率。

“無論美國還是歐盟,他們屢屢對中國企業發難是因為中國通信設備制造企業發展越來越快,實力越來越強大。”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華為是全球第二大電信設備制造商,中興則排名第五。

中國企業強大了,對歐盟同類企業形成威脅,于是歐盟開始找茬打擊對手以保護自己企業。白明說,美國和歐盟都在防止新競爭者加入,但采取的方法略有不同,美國是與冷戰思維結合,而歐盟是一個經濟體,只能就經濟談經濟,所以借口補貼、低價競爭等打壓中國企業。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稱,這是“布魯塞爾式的貿易保護”。歐盟機構慣稱自己是自由貿易主義者,卻“口是心非”。反傾銷程序一類手段在現代世界已然過時,最終受害者將是普通納稅人。

一些國家企業反“雙反”

現代貿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互惠,好處不可能只讓一方獨占。排斥中國企業,歐洲一些國家和企業也將遭受損失。

英國和荷蘭等歐洲國家反對歐盟對中興、華為進行制裁,原因是兩家企業的廠商通過在當地開展業務,為當地帶來大量就業機會。愛立信、阿爾卡特-朗訊、諾基亞西門子等歐洲公司也公開表態,反對歐盟對華為和中興等中國公司進行制裁。這些公司在中國都有業務,同時,這些公司與中興和華為有著緊密的合作,一旦制裁中國公司,自己也會受影響。

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鄧肯·弗里曼表示,歐盟對中國電信企業展開“雙反”調查的直接影響是中國企業對歐出口會下降,但如果一些在歐投資的中國企業選擇離開,它們在當地雇用的大批銷售、服務和研發人員將面臨失業的危險。

專家指出,如果歐盟執意制裁中國企業,中國必將采取應對措施以保護自身利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說,中歐雙方無線通信企業在對方市場均具有巨大商業利益,雙方的合作是互利共贏的,也共同推動了無線通信設備在全球的發展和應用。任何貿易限制措施都勢必會影響正常的貿易投資活動,對雙方在該領域的合作不利。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6日回答記者提問時也強調,如果歐方執意啟動調查,中方將按照WTO規則和中國法律,堅決采取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維護中國企業的利益,歐方必須承擔由此產生的后果。

原文鏈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3-05/17/content_1241044.htm

責編 楊濤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華為、中興兩家中國電信企業再次成為歐盟的“眼中釘”。5月15日,歐盟委員會決定,打算對中國出口的無線通信網絡與關鍵設備展開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目前,華為、中興約占歐洲電信市場份額的1/4。業內人士指出,歐盟無端指責中國企業獲得政府補貼低價競爭,其目的是保護本土企業。拿“雙反”當強心針,此舉最終救不了歐洲企業,相反還會損害歐洲企業的利益。 違規調查中國企業 歐盟委員會此次對中國企業展開調查的理由是,華為和中興接受中國政府的巨額補貼,從而能夠以較低的價格在歐洲市場進行不公平競爭。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發表聲明稱,歐盟委員會已原則上決定對中國的通信產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但暫時不會付諸實施,以便與中國有關當局進行談判,尋求“妥善”的解決辦法。 早在去年,華為、中興就已被歐盟盯上。2012年5月,歐盟認定華為和中興接受中國政府的資金支持,以低于公平市價35%的價格對歐出售無線網絡設備,如果沒有歐盟的干預,歐盟公司可能會因此迅速破產。2012年12月,歐盟再次老調重彈:中國政府給華為和中興補貼,構成不公平競爭,導致歐洲企業衰落等。 歐委會前兩次指責中國企業的目的沒達到,這次干脆在沒有企業投訴情況下自行發起“雙反”調查。有歐洲法律人士指出,在沒有投訴方的情況下進行貿易調查是有違歐盟相關法規的。 打擊對手保護自己 歐盟為何對中國企業緊抓不放?中國企業是否真的接受政府補貼以低價競爭? 對此,華為駐布魯塞爾的發言人表示,公司未獲得非法補貼。公司產品之所以在市場占據優勢,主要是因制造成本低,且安全性能比對手更出色。中興有關人士聲明說,中興之所以能夠提供有價格競爭力的產品,原因在于自己的技術和效率。 “無論美國還是歐盟,他們屢屢對中國企業發難是因為中國通信設備制造企業發展越來越快,實力越來越強大。”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華為是全球第二大電信設備制造商,中興則排名第五。 中國企業強大了,對歐盟同類企業形成威脅,于是歐盟開始找茬打擊對手以保護自己企業。白明說,美國和歐盟都在防止新競爭者加入,但采取的方法略有不同,美國是與冷戰思維結合,而歐盟是一個經濟體,只能就經濟談經濟,所以借口補貼、低價競爭等打壓中國企業。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稱,這是“布魯塞爾式的貿易保護”。歐盟機構慣稱自己是自由貿易主義者,卻“口是心非”。反傾銷程序一類手段在現代世界已然過時,最終受害者將是普通納稅人。 一些國家企業反“雙反” 現代貿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互惠,好處不可能只讓一方獨占。排斥中國企業,歐洲一些國家和企業也將遭受損失。 英國和荷蘭等歐洲國家反對歐盟對中興、華為進行制裁,原因是兩家企業的廠商通過在當地開展業務,為當地帶來大量就業機會。愛立信、阿爾卡特-朗訊、諾基亞西門子等歐洲公司也公開表態,反對歐盟對華為和中興等中國公司進行制裁。這些公司在中國都有業務,同時,這些公司與中興和華為有著緊密的合作,一旦制裁中國公司,自己也會受影響。 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鄧肯·弗里曼表示,歐盟對中國電信企業展開“雙反”調查的直接影響是中國企業對歐出口會下降,但如果一些在歐投資的中國企業選擇離開,它們在當地雇用的大批銷售、服務和研發人員將面臨失業的危險。 專家指出,如果歐盟執意制裁中國企業,中國必將采取應對措施以保護自身利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說,中歐雙方無線通信企業在對方市場均具有巨大商業利益,雙方的合作是互利共贏的,也共同推動了無線通信設備在全球的發展和應用。任何貿易限制措施都勢必會影響正常的貿易投資活動,對雙方在該領域的合作不利。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6日回答記者提問時也強調,如果歐方執意啟動調查,中方將按照WTO規則和中國法律,堅決采取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維護中國企業的利益,歐方必須承擔由此產生的后果。 原文鏈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3-05/17/content_1241044.htm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