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3 01:00:3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羅慧
每經記者 羅慧
美聯儲的一舉一動一向都牽動著全球投資者的神經。近日,美聯儲意外宣布將維持現行的寬松貨幣政策,暫不削減QE規模。受此影響,從大宗商品到美國股市均波動劇烈。
與此同時,市場上有關美聯儲到底是今年10月還是12月縮減購債規模的猜測再起,而正是因為9月按兵不動,美聯儲廣受外界質疑,此外,美聯儲圣路易斯分行行長布拉德的一席話,也使其成為金融界關注的焦點人物之一。
正當中國投資者悠閑地度著中秋假期時,世界其他金融市場經歷了一輪過山車式的行情,因為就在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美聯儲將決定在9月18日的會議上宣布QE退出計劃時,伯南克再次宣布了一個令市場大感意外的決議,即美聯儲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都將維持寬松的貨幣政策”,而這不僅讓投資者倍感困惑,也讓那些曾經斬釘截鐵地表示,美聯儲將在9月退出QE的經濟學家們摸不著頭腦。人們不禁要問:QE的退出門檻究竟在哪里?QE的退出之路究竟在何方?
退出之路更加撲朔迷離
今年5月,在美國國會的證詞中,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首次提及,如果美國經濟持續改善,將有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縮減量化寬松計劃的購債規模,此言一出隨即引發了市場的劇烈波動,在隨后的每一次美聯儲會議上,人們都在細細解讀著伯南克的每一句話,試圖辨認出哪些數據將成為美聯儲退出QE的信號,然而,就當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一些數據已經足以觸發QE退出時,美聯儲上周的會議結果,卻再一次令市場大跌眼鏡,而隨著伯南克離任在即,QE的退出,將由伯南克開啟還是新一任主席來完成,也成為了QE退出之路上的又一大不確定的因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今年6月的新聞發布會上,伯南克曾明確給出了QE退出的時間表,即在今年底之前開始縮減QE規模,并于2014年中期結束QE,屆時美國的失業率應該低于7%,考慮到8月份的美國失業率已經降至7.3%,因此,市場認為9月是美聯儲宣布放緩QE的最佳時間窗口,但很顯然,美聯儲想的比市場多得多,而這一變化,也讓此前所有的指引信息都失效,市場再一次陷入茫然,而QE的退出之路,也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一時間,華爾街的大佬們對于美聯儲的決議開始議論紛紛,曾經認為美聯儲會在9月縮減QE規模,并加強前瞻指引的高盛。在美聯儲會議結束之后,也迅速做出了新的預測,認為QE縮減規模的時間點將推遲到12月。
聯儲內部分歧較大
而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的經濟顧問勞倫斯·林賽(LawrenceLindsey)則認為,“在今年之內,美聯儲都不會開始削減大規模量化寬松的債券購買計劃,因為要達到他們的目標需要花很長很長的時間。”
現任林賽集團CEO的勞倫斯·林賽進一步解釋稱,“回顧過去美聯儲的預期,在今年下半年GDP的經濟增長預期原本在3.2%,而現在看來,能到2.2%就不錯了,4萬億美元的貨幣寬松,加上到今年可能達到8000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在這種情況下,幾乎不可能看到美聯儲有縮減購債計劃的動作。有些人認為我們目前的經濟復蘇已經非常快了,但我認為那是一廂情愿的想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會議上,美聯儲將2013年的GDP增速預估從7月的2.3%到2.6%區間下調到了2.0%至2.3%區間。
除了市場分歧加劇之外,美聯儲內部官員對于QE的退出,也存在著激烈的爭論,鷹派官員認為,美聯儲這一做法不僅給市場造成了巨大的困惑,還損壞了美聯儲自身的信譽,而鴿派官員則認為,過早退出QE將推升住房抵押貸款利率,從而拖累房地產市場的復蘇,無益于美國經濟。
對此,圣路易斯聯邦銀行總裁布拉德表示,如果通脹和失業數據支持,美聯儲仍有可能在10月的會議上縮減購債規模。不過,在2013年,美聯儲還有兩次會議,分別在10月30日和12月18日,而最后一次會議才會舉行新聞發布會,很顯然市場對于QE的猜測,或許還將持續三個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