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12-06 15:41:52
每經記者 王一鳴 發自上海
時值IPO重啟,對于此前熱議的新三板等場外市場會產生什么影響?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辦的針對中小企業登陸場外市場相關培訓會上了解到,短期來看,本次IPO重啟,或令部分盈利規模較大、原先計劃登陸新三板的企業轉投A股IPO,但長期來看,因場內和場外市場發展空間、結構不同,不會產生明顯影響。
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總經理張云峰在會場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受制于當前二級市場行情低迷,交易不活躍,預計未來較長時期(從核準制向注冊制過渡)主板IPO總額仍會受到一定控制,難以出現企業大批量上市的情況,短期對場外交易市場沒有明顯影響。
參會的某大型券商場外市場業務負責人則向記者透露“短期IPO開閘對新三板業務會有一些影響,就我們接觸的新三板項目而言,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之前由于IPO沒有開閘,一些年利潤三四千萬元的企業都報到新三板來,現在開閘,這些企業打算選擇回去;但是從長期來看,因為場內和場外市場發展空間不同、結構不同,所以并不會產生明顯影響。”
在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程女士看來,十八大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場外市場的發展建設(新三板、區域股交中心)是對主板和創業板市場的有益補充,能為處于成長早期階段中小企業拓寬融資渠道。
現場多位尋求場外市場掛牌的中小企業家向記者表示,正在新三板和上海股交中心E板間做選擇。此前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新三板擴容對區域股交中心的沖擊可能會造成后者20%—30%掛牌企業流失。
對此,張云峰認為,新三板擴容對區域股交中心的沖擊主要源于不少區域應有的融資、交易功能等沒有充分發揮,而對融資能力強的上海股交中心影響有限。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首批掛牌上海股交中心的企業,保羅生物在掛牌前曾以2元/股進行定增,共募資3400萬元,掛牌三個月后公布定增方案,共募資7200萬元;今年7月23日擬第二次定增募集資金1億元,用于全國營銷渠道建設、微生物人用保健食品等項目投入,目前保羅生物已正式啟動IPO準備工作。
上海知行投資總經理張建華向記者表示“接觸的中小企業對掛牌場外交易市場的需求很大,現在我們每天都很忙,業務已來不及做,對企業來說,不論是選擇新三板、上海股交中心E板掛牌,都希望能獲得融資,相信未來場外市場發展空間很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