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環保部長:特定區域實現部分行業整體性退出

每經網 2014-05-19 08:36:56

每經編輯|陳小雨

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針對嚴峻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現狀,加強生態保護力度的呼聲日漸強烈。

5月15日,環保部網站登發環保部部長周生賢的署名文章《開辟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境界的重大方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強調要讓一些不堪重負的江河湖泊、海洋、濕地、森林、草原和耕地等生態系統休養生息。

周生賢指出,對已經不堪重負的生態系統,必須擯棄揚湯止沸的老方,施以釜底抽薪的猛藥,實行強制性保護。特別是對污染物排放超過環境容量的江河湖泊、草原、濕地,要對經濟布局進行戰略性調整,下決心退出一部分人口和產業,在某些特定區域實現部分產品或者行業的整體性退出。

對此,全國人大環資委法案室副主任王鳳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地方的環境容量,制定總體目標,從而決定當地經濟發展的思路,改變經濟布局的思路真正落實,關鍵要在法律中逐步地進行明確。下一步在大氣、水等環境領域法律的修改中,都會有相關的原則性要求。

30多年工業產業的粗放式增長,已經給生態環境帶來了較為嚴重的創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讓透支的資源環境逐步休養生息,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視。

周生賢認為,讓生態系統休養生息,就是充分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給自然生態以必要的人文關懷和時間空間,使自然生產力逐步得以恢復,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美麗中國。

讓生態系統休養生息是摒棄“先污染后治理、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老路、積極探索環境保護新路的內在要求。周生賢強調,用生態文明的理念來看環境問題,其本質是經濟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問題。要從宏觀戰略層面切入,搞好頂層設計,從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再生產全過程入手,制定和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形成激勵與約束并舉的環境保護長效機制,走出一條環境保護新路。

在介紹“讓生態系統休養生息的豐富內涵和基本途徑”時,周生賢指出,讓生態系統休養生息的核心是“生息”,基本要求是“休”和“養”,停止過度開發和破壞活動,主動保育,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在實現途徑上,主要包括三個層面:在策略實施上,以自然恢復為主推進重點突破;在生產力布局上,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底線確定發展方式和規模;在方式方法上,綜合運用工程、技術、生態方法以及法律、經濟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周生賢強調,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并嚴格實施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包括編制區域和地區自然資產負債表、實施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后評估制度、建立健全領導干部生態環境保護審計制度,營造不能、不敢盲目決策的制度環境。強化污染減排目標責任考核。對排放污染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讓違法者付出沉痛代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