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4-06-30 10:31:14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北京新建住宅的簽約套數和成交面積,雙雙創下近9年來的同期最低值。
自住房扎堆入市
實際上,隨著今年自住型商品房的扎堆入市,已經對定位剛需的北京純商品房住宅產生了很大的沖擊。根據北京市住建委官方公開信息統計,從2013年11月29日第一個自住房項目開始申購以來,截至目前,自住房項目入市量已達11個,合計供應住宅套數約為1.8萬套,合計供應面約為160萬平方米。
而對于1.8萬套的供應量,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則表示,這個供應量相當于北京近一個季度的商品房住宅成交量,對市場的影響非常大。
中指院的報告也認為,由于自住型商品房價格具有明顯優勢,其大量入市短期內必將增強剛性需求的觀望情緒。今年以來,北京住宅成交量受購房者觀望情緒影響下滑明顯,出清周期達到15個月的歷史高位,短期內全市房價或存下行壓力。
同時,自住型商品房的分布也導致了北京同城市場表現分化,五環外或將呈現量升價跌局面。分區域來看,2013年9月份至今,北京市累計成交的43宗含自住型商品房地塊中有40宗地塊分布在五環以外,由于未來入市項目較多且價格具有明顯優勢,短期供應結構的變化將對區域均價形成明顯的下拉作用,五環外市場或將呈現量升價跌。而對五環內而言,由于區域內土地供應稀缺且自住型商品房項目較少,購房者觀望周期相對較短,成交量或將率先企穩回升。北京市房地產市場將呈現同城分化局面。
此外,對于近期信貸政策的微調,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為難以真正影響到房地產市場。
張大偉表示,“對于市場來說,除非大幅度降準,或者央行[微博]單獨設立針對房地產首套房貸款的非盈利性機構,否則目前房地產貸款難的趨勢仍將持續。同時,部分銀行響應央行的措施,很可能是把房貸從基準利率上浮回歸到基準利潤的水平,或者提高審批放款的效率,但對市場來說,影響微乎其微”。
二手房量價齊跌
相比于新建住宅,北京二手房市場的表現則更加慘淡,成交量和成交均價也是雙雙下滑。在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5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中,北京二手房價格在5月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跌幅位列70個大中城市之首。
而根據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26日,北京上半年二手房合計簽約43515套,預計上半年簽約總量為4.4萬套,同比環比均明顯下調。而這一成交量也是北京有網簽記錄以來的最低值。
據悉,北京二手房上半年的平均價格相比2013年4季度已經下調超過5%,疊加稅費、中介費等,2014年上半年購入二手房的業主幾乎全部被套,同時,有業內人士預計,年內北京的二手房還將有10%-15%的價格下調空間。
張大偉表示,樓市在信貸收緊影響下,上漲開始乏力,特別是受到貸款影響最大的二手房,價格開始陰跌,成交量持續下滑。2013年,北京二手房價格的漲幅超過了受到限價影響的新建住宅,但隨著近期信貸政策的收緊,和自住房導致的觀望情緒。二手房價格已經連續6個月陰跌。
有數據也顯示,北京二手房成交均價正在加速下調,6月份的成交均價為2.92萬元/平方米,相比5月的均價3.02萬元/平方米,下調幅度達到了3.3%。
“目前看,二手房掛牌房源的價格已經出現了全面下調。雖然房主心里的預期價格已經出現明顯下調,但購房者的觀望情緒則繼續加強。預計未來二手房均價下滑的趨勢還將繼續。”張大偉認為。
原文鏈接: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dfjj/20140630/014719555660.s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