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4-07-15 21:37:09
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突破120萬億元,增長14.7%,可謂“錢多多”;與此同時,實體經濟卻仍在喊渴。“錢多多”如何解實體經濟之渴?
部分企業仍感融資難,盤活存量淘汰落后是關鍵
盡管當前流動性比較充裕,但仍有不少企業感到融資難、融資貴,原因需要全面、深入分析。
中國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黃志凌表示,貨幣在一定條件下會轉化為資金,但不能簡單對等,企業需要的資金不能完全靠貨幣和銀根來解決。
盡管我國M2龐大,但除去存款準備金、備付金、中長期貸款,以及部分流入“錢生錢”游戲的資金,留給企業的有效信貸資源有限。為盤活存量、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監管部門加強了對影子銀行的監管。上半年實體經濟表外融資占比同比降低3.7個百分點,監管措施成效顯現。
其實,小微企業融資難表面看是資金問題,但關鍵在于企業自身是否有市場前景,是否有創新能力。光大銀行中小企業部市場開發處處長陸文萍表示,這要求銀行研究國家產業政策,選定一些前景大、風險小的特色行業,退出產能過剩行業。
一些耗費大量信貸資源的“僵尸企業”應該退出。專家建議,健全問題企業退出機制,對“僵尸企業”實施破產或兼并重組。
金融機構正通過信貸調整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央行數據顯示,上半年產能過剩行業中,鋼鐵業和建材業的中長期貸款增速同比分別下降了8.9%和6%。
轉變思路,大力推進金融創新
小微企業融資難是世界難題,解決起來也無法都指望大銀行。唯有金融改革創新,才能緩解這一難題。
26歲的丁芹燕經營淘寶網店多年,去年報名參加了一場團購活動,卻沒錢繳納活動押金。她向阿里小貸申請了貸款,沒想到沒幾分鐘就申請下來了(系統根據銷售歷史數據自動審批),利率每天萬分之五,隨借隨還,不需要擔保抵押。
阿里小貸突破了傳統銀行的信貸審批理念,以電商平臺積累的豐富、可靠的客戶數據為依據,為70多萬家的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需求,投放貸款超過1900億元。
“小微企業融資難要靠金融創新來解決。”黃志凌說,“如果金融機構按服務大企業的模式來做小微企業,僅盯著信用評估、抵押物、財務數據,那思路就錯了。”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建言,要盡快優化融資體系,加快直接融資體系發展;與此同時,要增加更多民營小銀行,專做小微企業信貸。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