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8-14 08:50:13
每經編輯|陳小雨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據外媒消息,美國農業部周二稱,中國從昨日(8月13日)開始禁止從6家美國肉類加工廠和6家冷庫進口豬肉,以實施瘦肉精使用禁令。而涉及此次事件的泰森食品等相關企業尚未發表評論。泰森食品方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尚未收到相關信息。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目前要求有第三方確認,美國向中國出口的豬肉中不含有萊克多巴胺,即瘦肉精。目前被禁止向中國出口豬肉的加工廠包括泰森食品部分工廠、荷美爾部分工廠、triumphFoods和QualityPorkProcessors。
“出口產品來到中國市場,要按照中國市場的標準,我國是不允許含有瘦肉精的,因此如果有瘦肉精也體現了政府的態度。”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中國政府對美國部分豬肉的限制也讓美國豬肉出口中國市場受挫。“但這個數量總體上來講并不是非常大,中國市場豬肉行業的規模在6000多萬噸左右,禁止進口這部分豬肉對國內豬肉整個行業影響不是很大。”馬文峰表示。
根據全球海關數據庫的數據,2013年,美國對華豬肉出口達到了31.21萬噸,總價值逾6.45億美元。去年全球豬肉出口總量為750萬噸,價值204億美元。
美國此次進口受挫正值中國豬肉市場回暖,豬價處于上升的階段,對于國內養殖企業來講也正是發展的契機。
今年5月以來,國內豬價出現連續上漲,部分地區生豬價格已接近或突破8元/斤。
豬價上升也基于多種原因,伴隨著存欄量下降、國家積極收儲等多重因素的刺激,生豬價格逐步走高。面對回暖的行情,很多行業分析師預測豬價有望反轉,生豬養殖行業拐點將至。
根據申銀萬國證券的研究,當前生豬補欄積極性溫和復蘇,養殖業確實正在走出低谷。中信證券研報直接指出,2014年豬價反轉,底部拐點漸行漸近,下半年進入盈利周期,預計至明年春節前豬價有望觸及20元/公斤。
不過,生豬價格雖有所上漲,但成本增加也是一大壓力。“尤其是對于類似于豬肉再加工企業來講,豬肉價格上升導致成本上升,從而對于產品的毛利率等利潤水平有所影響。”馬文峰說。
在卓創資訊分析師姬光欣看來,目前養殖業雖已擺脫虧損,但盈利空間卻因飼料成本的上漲而有所縮小。養殖業確實正在走出低谷,但整體盈利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