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9-28 21:40:09
9月27日,在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4互聯網金融創新與發展論壇上,開鑫貸副總經理周治瀚表示,開鑫貸將對小微實體經濟的支持放在了重要位置。
以下為周治瀚發言:
今天的論壇環節設置非常好,我們第一個環節講的是跨界,這個環節其實我們要分享的是多層次的金融市場。無論傳統金融還是互聯網金融,怎么樣跨界、怎么樣融合,實際上它面對的服務是一定的,那么也就是最終都要落實到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需求上面去。我們開鑫貸平臺相對來說可能稍微有一點點另類,也有一點點特殊,因為我們有一點政策性的性質,我們從一開始就把支持小微實體經濟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今天我也借這個機會給大家匯報一下我們的工作情況以及取得的成績。
我們開鑫貸平臺是2012年底在國家開發銀行和江蘇省政府推動下設立的平臺,當時初衷就是借P2P的理念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當時確立了三個宗旨,基于這個宗旨我們做了很多這些方面的工作,到現在為止,我們累計成交量到了51億,余額24億,目前我們是扶持三農和小微企業將近3000多家次,平均額度100多萬,平均期限7.5月。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貸款獲取時長非常短,這是和傳統銀行相比。之前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對我們做評估的時候得出一個數字,說我們的貸款獲取總時長是4-6個工作日,把我們的周期和傳統的農信社做了對比,他們一般至少要一個月左右,我們工作效率上還是比較不錯的。我們目前的年化綜合融資成本在13-14左右,目前看來也是非常低的水平,所以我剛才很羨慕我們點融網郭兄做的團團轉產品,給投資人帶來那么大的收益率。目前我們給投資人的收益水平還不那么高,也就是8-9左右。我們年化融資成本在13-14之間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我們的客戶群體和小額貸款公司的群體差不多,都是300萬以下的客戶群體,但是江蘇的小額貸款公司放出去的平均利率水平在16%左右,我們平臺比他們還要低2個百分點左右。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些產品,比如平臺不收手續費等,年化綜合成本在8以下。
這是我們當時的運營模式,也就是秉承專業化分工的思路,我們充分把我們江蘇省的小額貸款公司的網絡給運用起來了。之前中央電視臺給我們做過一個報道,開鑫貸三角形的結構,那么就是開鑫貸加上合作機構加上結算銀行,其實這種模式很多P2P也在運用,包括我們太平洋也是和小貸合作的,開鑫貸的核心競爭力在什么地方呢?一般的平臺只是做互聯網C端用戶的引入,比如和小貸合作風控交給小貸,如果和擔保公司合作風控也會交給擔保公司做,我們實際上做了兩層的風控體系,也就是說最終的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風險由我們合作機構承擔,我們平臺做什么事呢?我們的平臺就是對我們的合作機構進行風險控制。這個風險控制是怎么做的呢?我們就是完全引用了互聯網大數據的概念,因為我們建立了一個遍及全省的小貸公司的系統。我們通過這個系統24小時監控小貸公司的運行情況,在此基礎上把優質小貸公司納入開鑫貸平臺,請他們幫助我們做一些貸前調查、貸后管理以及貸款擔保的服務。所以說我們的強項是在于我們對合作機構的基于互聯網的監控上,基于這個監控形成了風險的判斷,形成了授信的額度,形成了我們的定價。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