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能源行動計劃出爐 厘清市場、政府定價邊界

2014-11-20 01:21:28

11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 《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明確了2020年我國能源發展的總體目標、戰略方針和重點任務。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未來六年,能源價格改革繼續前行。

昨日(11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 《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 《計劃》),明確了2020年我國能源發展的總體目標、戰略方針和重點任務。

對于備受關注的能源價格改革問題,《計劃》提出要完善現代能源市場體系,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能源市場體系,推進石油、天然氣、電力等領域價格改革。《計劃》對未來能源價改提出了思路,將有序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天然氣井口價格及銷售價格、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由市場形成,輸配電價和油氣管輸價格由政府定價。

此外,按照國務院要求,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8億噸標準煤左右,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42億噸左右,天然氣比重要達到10%以上;同時,全面提高國家能源儲備安全,到2020年,我國能源的自給能力要達到85%左右。

逐步推進價格市場化

按照國務院要求,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8億噸標準煤左右,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42億噸左右。

就在上個周末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價格改革的話題被提出并引起重視,能源領域的價改也成為未來價改的重中之重。

盡管煤炭、成品油等能源領域的價改已經開展,不過仍有部分領域期待改革方案的出臺。

按照這次《計劃》中提出的任務,未來依舊要推進能源價格改革。其中重點就是推進石油、天然氣、電力等領域的價格改革,有序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其中,天然氣井口價格及銷售價格、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由市場形成,輸配電價和油氣管輸價格由政府定價。由此,未來能源領域市場定價和政府定價的界限已經確定。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認為,價格改革要在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下進行,否則在目前大型國企占絕對市場優勢地位的情況下,很難推進,要讓市場化改革推動價格改革前行。

市場化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已經在煤炭和成品油價格上得到驗證,有數據顯示,2014年11月18日山西晉城地區無煙煤車板含稅參考價為475元/噸,而該品種在2010年底高峰時為700元/噸左右,目前下跌超過30%。

同樣,今年以來成品油市場有史以來首次“八連跌”,而受到國際油價繼續維持在當前價格或進一步下跌的影響,下一輪國內調價預期仍然向下。

國務院稱,將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健全能源監管體系。加強能源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等制定和實施,加快簡政放權,繼續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

就在日前,發改委公布了2014年版《政府核準的投資目錄》,根據最新項目核準目錄,火電站、熱電站、抽水蓄能電站,以及部分水電站、電網工程等能源項目,均下放省級政府或者地方政府核準。

天然氣、電價是下一步重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未來6年的能源發展中,國務院特別提到要提倡綠色低碳戰略,要求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天然氣比重達到10%以上。不過,天然氣比例的提升還伴隨著天然氣價格的阻礙。

“大部分改革都已經做了,未來要改的話,天然氣這一部分還要改,因為天然氣現在價格明顯偏高,不合理。”韓曉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正如《計劃》中所述,隨著煤炭、成品油等定價機制出臺,并且平穩運行之后,天然氣,電力價格等其他的能源領域的價改受到關注。

在天然氣價改方面,2013年非民用天然氣價格已經開始作出調整,并且將天然氣分為存量氣和增量氣,盡管最終的定價機制還沒有成型,不過天然氣領域內的價改正在逐步理順。

“天然氣價格和電價的改革,很大程度上還是要體制的改革支撐。”韓曉平表示。

事實上,近期國家發改委發布了 《關于深圳市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的通知》,這一方案將于明年1月試水“輸配電價由政府核定,電網企業收取過網費”的新模式,深圳試點啟動后,還將有更多的電力過剩地區將陸續加入到輸配電價改革試點,進一步推動電價改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計劃》還提到了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重點推進電網、油氣管網建設運營體制改革,明確電網和油氣管網功能定位,逐步建立公平接入、供需導向、可靠靈活的電力和油氣輸送網絡。

未來,將要加快電力體制改革步伐,推動供求雙方直接交易,構建競爭性電力交易市場。面對接下來就要進行的電改,多數業內專家都認為下一步繼續推廣大用戶直購電,以及放開售電側,引入競爭的可能性較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