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5-01-23 08:25:46
截至1月22日,中國證監會受理的600余家首發企業中,已過會企業達41家,有投行人士表示,受財務數據有效期以及春節因素的影響,下一批新股批文有望在1月底2月初集中發放,并且批文下發數量料仍將增加。
受財務數據有效期及春節因素影響
證券時報記者梳理顯示,截至1月22日,中國證監會受理的600余家首發企業中,已過會企業達41家,有投行人士表示,受財務數據有效期以及春節因素的影響,下一批新股批文有望在1月底2月初集中發放,并且批文下發數量料仍將增加。
目前,新股發行正由審核制向注冊制邁進。2014年11月底,證監會已向國務院上報了注冊制改革的初稿。12月11日,證監會主席肖鋼強調,積極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在保持每月新股均衡發行、穩定市場預期的基礎上,適時適度增加新股供給。這是監管層對注冊制改革及IPO節奏給出的最新表態。
證監會曾在去年12月加快了新股發行的審核節奏,今年1月5日共有20家首發企業獲得新股批文,基本完成了證監會提出的從2014年6月到年底計劃發行100家左右新股的計劃。隨著行情的好轉,國泰君安分析師白曉蘭預計,發行節奏料將有所加快,每批數量也將增加,這取決于股市的表現,股市表現好,新股供給就會增加。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證監會對首發企業的審核速度稍有所放緩。本周,除周三的發審會議外,再無上會項目。而此前,每周三、周五審核企業首發申請已成為本輪新股啟動以來的慣例。
“這不影響批文的下發頻率。”一位手握項目的投行人士指出,目前有41家已過會的存量企業,足夠春節前的集中發行,且受財務數據有效期影響,1月底下發批文的可能性較大。
已過會的企業中,有10個陳年項目因各種原因過會兩年卻無緣批文,其中,擬在主板上市的企業1家,為喬丹體育;擬在中小板上市的5家,包括木林森、秋盛資源等;擬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4家,包括中礦環保、三奧信息等。
同時,受“630財報”到期影響,過會企業中的19家企業1月底之前財務數據就將過期,根據規定,對于已過會企業,按首發辦法的相關規定和以往慣例,其財務資料有效期可以延長一個月,若在延長后的有效期內仍未能刊登招股說明書,則應當及時更新財務資料,并按規定報送會后事項材料。
這意味著,如果這19家企業在1月底之前拿不到發行批文,它們就需要更新預披露材料直至“達標”。一家過會企業的董秘表示,希望1月底前能拿到批文,目前已準備好發行方案和更新財務數據后的招股說明書。
而最新過會的,如東興證券、上海創力集團、江蘇萬林現代物流等12家企業,其預披露材料中的財務數據是在去年9月30日,上述投行人士表示,財務數據還在規定時間內,它們最有望獲得下一批發行批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