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環保部新班子強化執法 地方政府和部門違法也要查處

每經網 2015-03-04 22:19:07

陳吉寧要求,要認真貫徹落實新《環保法》,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環境保護大檢查,嚴肅查處環境違法問題。對企業違法要嚴格查處,地方政府和部門違法的也要依法查處,面對大量違法嚴重、影響惡劣的案件應該拿出硬辦法。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隨著新任環保部部長走馬上任,關于環境法治的新想法與新要求開始顯現。

近日,環保部召開新聞通報會,環保部副部長潘岳受部長陳吉寧委托,向新聞界介紹環境保護部新班子關于環境法治的新想法與新要求。

潘岳介紹,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指出,新《環保法》為新時期加強環保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現在突出的問題是執法弱,大量環保法律法規得不到遵循。

陳吉寧要求,要認真貫徹落實新《環保法》,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環境保護大檢查,嚴肅查處環境違法問題。對企業違法要嚴格查處,地方政府和部門違法的也要依法查處,面對大量違法嚴重、影響惡劣的案件應該拿出硬辦法。

對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環保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當前環保工作的重點應該加強執法,新任環保部部長陳吉寧上任后的一些表態已然表明,工作重點之一將是抓環保法落實。

全國開展環保大檢查

潘岳介紹說,環境保護部新領導班子高度重視中央巡視組反饋的專項巡視情況和整改要求。部長陳吉寧提出,要把巡視問題整改落實與貫徹實施新修訂的《環保法》相結合,抓緊篩選一批、查處一批、處分一批、通報曝光一批環境違法典型案件。

2015年1月1日,新環保法正式實施,這部“史上最嚴環保法”實施后成效顯著。

據不完全統計,新環保法生效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里,各地實施按日計罰案共15件,個案最高罰款數額為190萬元,罰款數額達723萬元;實施查封、扣押案共136件;實施限產、停產案共122件;移送行政拘留共107起。

即便如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些或許只是當前環境違規案件的“冰山一角”,業界最為關心的仍是新環保法的落實執行問題。

陳吉寧指出,新環保法為新時期加強環保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現在突出的問題是執法弱,大量環保法律法規得不到遵循。

陳吉寧要求,全國環保系統要認真貫徹落實新《環保法》,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環境保護大檢查,嚴肅查處環境違法問題。對企業違法要嚴格查處,地方政府和部門違法的也要依法查處,面對大量違法嚴重、影響惡劣的案件應該拿出硬辦法。

實際上,在多年的環保工作推進過程中,受制于稅收、就業等因素,地方政府干預環保執法的情況較為普遍。

地方政府的干預等問題,導致了一些環境問題解決難度加大,上述環保專家稱,如果現有的法律規定、環保標準等都能夠嚴格執行,現在的環保局面肯定就不一樣。

同時,陳吉寧還明確要求建立微信舉報平臺,支持和動員全社會力量與環境違法行為作斗爭。特別強調要大力推進信息公開,充分利用輿論力量,營造強大的輿論聲勢,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環境保護,積極監督環境領域及企業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凝聚全社會保護生態環境的正能量。

環保部澄清八類錯誤、片面認識

在談到環境污染現狀時,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曾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環境到達如今的污染狀態,本源是工業污染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為此,新環保法針對工業排污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包括: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治安拘留等,釋放出了國家強力治污的決心,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地方環保部門仍然存在一些認識模糊的問題。

環保部共列舉了8項模糊認識,并予以澄清,包括:

認為新法過于嚴格,實踐中違法者眾多,“法不責眾”,致使新法難以真正落實到位。有企業反映被市場和環保的雙重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了,政府的環境執法能否寬松一點?這種認識顯然是錯誤的;

認為新法是一把“雙刃劍”,在嚴懲違法企業的同時,也給環保部門設置了過多、過嚴的追責機制。一些地方環保部門抱怨新法規定的執法者瀆職問責內容太多,環保成了“高危行業”。部分環境執法人員有畏難心理,不愿意認真貫徹實施新法。這種心理是錯誤的;

認為改善環境質量關鍵在政府,新法過多地將責任賦予環保部門,權責不一致,環保部門“小馬拉大車”的情況將越發嚴重。這種說法太片面等。

同時,潘岳表示,也許還不止這八個方面,對于新法實施后還會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希望大家及時提出來,環境保護部決不回避,都會和各級環保部門共同探索、認真研究,邊干邊改,求真務實。

潘岳強調,新環保法的貫徹執行是國家在新常態下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制度支撐,它的實施效果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對于污染治理的迫切需求能否得到滿足。環保部門必須統一認識,鐵腕執法,不折不扣把新法貫徹落實到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