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5 01:15:0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于垚峰 發自鷹潭
◎每經記者 于垚峰 發自鷹潭
坐在辦公室看著A股的K線圖,陳方正(化名)發現,但凡沾上“互聯網+”概念的股票,價格都飛了起來。
陳方正是鷹潭一家銅業公司的董事長,2006年被鷹潭市招商引資到當地開辦銅加工企業,距今已經是第10個年頭了。期間,陳方正的手下有30多名員工,經營銅板、銅線等銅產品的加工,每年的產量也能達到8000噸。
不過,受到全球銅產業經濟不景氣的影響,陳方正的企業利潤越來越少,2014年底,公司開始虧損。
此時,陳方正發現,傳統的銅加工行業面臨著巨大壓力,公司必須要轉型。他們的下一個方向就是向新興的“互聯網+”發展,致力銅聯網平臺的建設與開發,服務于銅產業鏈上的企業。
十年銅加工
陳方正是浙江溫州人,在來鷹潭開辦銅業公司之前,就在溫州從事銅加工方面的生意。2006年,經朋友介紹,來到了鷹潭,開辦了這家公司。
“當時選擇來江西鷹潭做銅加工,主要看中了江銅在這里,當地又在大力發展銅產業。”陳方正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的主要人脈和客戶都在溫州當地,因此即使到了鷹潭,他的產品銷售,仍然是發往溫州。
事實上,陳方正將銅加工企業從溫州遷到了鷹潭,與浙江省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等產業不無關系,當時恰逢江西鷹潭為依托江西銅業承擔著全省銅產業布局,因此,浙江省一大批銅企順勢將生產基地遷到了江西鷹潭。
剛剛進入鷹潭的前兩年,陳方正就遇到了銅行業的黃金時期,2007年,倫銅的價格曾經沖高至8750美元/噸。雖然只是賺加工費,但是陳方正看好銅價的持續上升趨勢,儲備了一些銅材,因此獲利不少。
好景不長,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國際銅價一路下跌,探至3000美元/噸,一大批銅企直接關停。陳方正也在這波沖擊中,損失慘重。
“當時直接停工休息了,加工已經沒有利潤了。”陳方正說,那個時候已經不敢輕易接訂單了,接了訂單生產也會虧損。
每一次暴跌之后,都需要漫長的周期才能得以復蘇。不過陳方正堅持下來了,公司產能也逐步開始提高。最多的時候,公司年銅產品產量能夠達到一萬噸。
銅價的升跌有如四季輪回一樣,一個上漲周期之后,又迎來了回調。2014年,國際銅價再次迎來大跌,一大批銅加工、銅拆解企業又停產了。“其實早在上一次金融危機的時候,許多企業就開始考慮轉型,多元化發展。”陳方正說,進入2015年,也就是他到鷹潭做銅加工的第10個年頭,終于開始考慮轉型了。
觸碰互聯網
陳方正說,早在去年,就有朋友邀他投資互聯網金融,這是一個他從未涉足過的領域,對此并不熟悉,因此沒有參與。
“我是做實業的,總認為互聯網金融容易產生泡沫,未來難以駕馭。”陳方正說,經歷了這么多之后,他終于想通了,高科技、互聯網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決定投身互聯網行業。
確定目標之后,陳方正招兵買馬,召集了一批互聯網人才。他表示不會拋棄銅業,只是把銅業與互聯網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打造一個銅聯網的平臺。
陳方正開始做互聯網,其他銅企也開始轉型。
江西同心銅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永孟表示,鷹潭高新區的不少銅加工企業,重心已經從銅加工轉向了房地產、商貿等產業。
據知情人士透露,鷹潭高新區內多家銅加工企業,都在鷹潭市有房地產或者商貿中心等項目,這些銅加工企業,在當初被招商引資進來時,當地政府就相應的會給這些企業配套一些住宅或商業用地。“相比銅加工,房地產行業具有更具吸引力的投資回報,因此,不少銅企負責人開始轉型做房地產。”
不過,眼下業內有企業又開始看好銅加工的未來。貴溪工業園內的江西銅材有限公司董事長呂佩菲同時還是貴溪融信達小額貸款公司董事長、江西匯誠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打理著數家企業。呂佩菲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她名下的房地產項目已經全部結束了,銅加工行業的前景趨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