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5-11-19 20:27:31
臨近歲末,業績改善的ST股獲得市場格外關注。證券時報股市大數據新媒體“數據寶”統計顯示,目前A股市場共有53只風險警示類股票,其中,41股已經連續兩年業績虧損,對于這些公司而言,目前堪稱生死存亡緊要關口。
每年都會上演的ST股保殼大戲如期上演,10月以來,伴隨市場轉暖,ST概念指數累計上漲25%,區間漲幅完勝大盤。
臨近歲末,業績改善的ST股獲得市場格外關注。證券時報股市大數據新媒體“數據寶”統計顯示,目前A股市場共有53只風險警示類股票,其中,41股已經連續兩年業績虧損,對于這些公司而言,目前堪稱生死存亡緊要關口。
具體來看,41家公司中,*ST金化等17家公司前三季實現盈利,其中,*ST金化和*ST秦嶺兩家公司凈利潤超過1億元,*ST華錦、*ST霞客等11家公司已經連續兩季實現盈利。另外,*ST水井等9家公司為年底的保殼戰卯足勁,上半年和前三季業績盈利并且翻倍。
為了避免退市厄運,ST公司各顯神通,極盡其所能改善公司業績,往往通過變賣資產、借助政府補助、資產重組等手段實現保殼。比如*ST申科,在三季報中稱:轉讓全資子公司100%股權預計可實現收益約4200萬元,不過,公司也表示:前提是資產處置能夠在年底前完成并達到預期收益,否則,全年業績預計虧損2500萬元左右。
除以上方式外,也有部分公司依靠主營業務提升改善業績。比如*ST皇臺,公司全年預計盈利500萬元至1000萬元,同比翻倍,扭虧主要得益于公司主營業務收入逐漸回升,全資子公司新疆安格瑞的番茄業務將實現銷售收入等。與*ST皇臺類似,*ST融捷預計全年凈利潤在500萬元至1000萬元之間,業績變動與公司鋰電設備業績穩步增長等因素有關。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