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銀聯攜手蘋果三星布局移動支付 NFC普及率成“硬傷”

2015-12-18 23:28:24

12日推出"云閃付",6天后,銀聯宣布與蘋果、三星合作,同時,還攜手互聯網POS機廠商對遍布市井的POS機器升級換代。

每經編輯|柴剛

每經記者 吳林靜 黃麗

在支付寶和微信涉足線下支付之前,這個市場一直是銀聯的地盤,如今,這位傳統的線下支付老大坐不住了。12日推出"云閃付",6天后,銀聯宣布與蘋果、三星合作,同時,還攜手互聯網POS機廠商對遍布市井的POS機器升級換代。

一周之內,相繼發布消費者(C端)、商家(B端)的"進攻"計劃,中國銀聯副董事長陳志18日將系列舉措形容為"銀聯的二次創業"。截至12月11日,今年跨行交易總量已經突破了50萬億,這是銀聯推動金融與綜合支付服務發展的基石。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銀聯已不再獨霸天下。與支付寶、微信主推的二維碼掃碼支付方式相比,銀聯下一代主推的NFC近場支付,其市場接受度還有待考驗。數據顯示,目前帶NFC功能的手機終端整體占比僅25%,銀聯全國1000多萬臺POS終端中,可以"閃付"的僅300萬臺。

在線下支付市場,銀聯、支付寶和微信開啟了"三國殺"模式。

移動支付"三國鼎立"

近兩年,線上支付搞得風生水起的支付寶、微信,憑借著二維碼支付方式,不斷在線下支付市場攻城略池,大有取代傳統POS機刷卡消費的趨勢。

還記得剛剛過去的"雙十二"嗎?街頭巷尾的超市、蛋糕店,人群蜂擁而至,舉著手機里的二維碼,搶著50%的優惠。本以為是線上促銷的節日,沒想到是場線下移動支付的盛宴。

支付寶和口碑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雙十二"一天共2800萬人參與狂歡,同時為線下商戶帶去了1951萬新增會員,國內外總共有30多萬家線下商戶參與活動,覆蓋八大線下場景。

微信也毫不遜色。2015年央視春晚全民微信瘋狂搶紅包,助推了中國移動支付大潮。6月1日發布的《2015微信用戶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一季度,微信已經覆蓋了中國90%以上的智能手機,微信支付用戶達到4億左右。

就在12月12日當天,中國銀聯聯合20余家商業銀行在京共同發布"云閃付"。銀聯預設的是,拿著一部具有NFC功能的手機,持卡人直接在手機銀行APP中生成一張銀聯卡的"替身卡",即云閃付卡,將這樣的手機放在線下具有銀聯"閃付"標志的POS機前一揮,即可完成支付。

此前,憑借龐大的支付清算網絡和幾乎所有的銀行會員資源,銀聯在線下布局了POS機網絡,依靠著商戶與消費者之間的連接和一份分成協議,這位傳統線下支付大佬"躺著賺錢"。然而,隨著互聯網巨頭開始蠶食線下支付市場,用陳志的話說,銀聯開始了"二次創業"。18日,銀聯再發消息,分別與蘋果及三星就Apple Pay及三星Pay入華達成協議,后兩者將利用銀聯的POS機網絡,將各自的移動支付服務引入中國。

NFC硬件仍待普及

經過近一年的用戶習慣培育和地推,微信、支付寶的覆蓋已小有成效。相比之下,銀聯的云閃付顯得姍姍來遲。

盡管銀聯在互聯網移動支付上慢了節拍,但這個"老大"的優勢依然明顯,據陳志透露,截至今年12月11日,全國跨行交易量已經突破了50萬億。

此外,銀聯的支付技術和習慣與微信、支付寶也不甚相同。記者注意到,中國銀聯的"云閃付"需要具有NFC功能的手機和一臺具有"閃付"標識的POS機來完成。

18日,銀聯在成都率先發布了互聯網POS機,準備在各商戶終端對傳統POS機進行升級改造。作為該機器的研發生產廠家,北京微智全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李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銀聯簽約蘋果和三星屬于消費者C端的改造,發布互聯網POS機器,則是對商戶B端的升級,B端和C端同時發力,"這樣整個產業的鏈條就完整了"。

李巖介紹,目前全國一共有700萬臺傳統POS機需要更換,而公司的目標是在2016年準備搶占線下60萬臺POS機的更新換代市場。

而這也正反映了銀聯在互聯網POS機設備普及性方面的不足。數據顯示,全國目前NFC手機終端整體占比只有25%,銀聯全國1000多萬臺POS終端中,"閃付"終端也僅有300萬臺。相比微信、支付寶積累的龐大用戶和二維碼支付習慣,銀聯線下支付需要布局更多的NFC硬件,才能助"云閃付"攻下市場份額。

此外,銀聯還要協調好各個利益方。業界認為,打通運營商、銀行、手機設備生廠商、穿戴設備廠商、軟件開發商、線下商家等環節,更是推進NFC的關鍵。

群雄逐鹿,鹿死誰手?有分析師預測,以支付寶、微信主推的二維碼掃碼支付和銀聯主推的NFC近場支付,兩種方式未來將平分天下。(編輯 柴剛 審核 趙慶 終審 涂勁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