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旅醫中介亂象:報價無標準 行業難監管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5-18 09:21:46

在國內醫療資源有限的大環境下,出國就醫將會逐漸得到更多人的關注。但國內海外就醫行業迅猛發展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中介機構報價無標準、行業缺乏監管等問題?;颊哌x擇海外就醫的同時,也要加強對風險的防范。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張懷水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實習記者 張懷水

2016年5月9日,易觀智庫發布了《中國海外醫療旅游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6》,報告中提到美日韓依托各自優勢成為中國最大海外醫療旅游目的地。

報告中提到根據美國斯坦福研究機構調研數據,預計2017年全球旅游醫療的收入規模將達到6785億美元。

盛諾一家創始人、董事長蔡強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015年全國大約有3000人選擇海外就醫,年增長率約為30%,通過盛諾一家去海外看病的患者約為1000人,主要以腫瘤、心腦血管、神經系統疾病居多。”

對于未來海外就醫行業的發展,蔡強持樂觀態度,并表示在國內醫療資源有限的大環境下,出國就醫將會逐漸得到更多人的關注。

然而,記者經過調查也發現,國內海外就醫行業迅猛發展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中介機構報價無標準、行業缺乏監管等問題?;颊哌x擇海外就醫的同時,也要加強對風險的防范。

記者體驗:中介機構服務費報價標準不一

“我們有多種套餐,不同套餐價格也都不一樣,有八萬八的,也有幾十萬的,就看病人需要什么樣的服務了。”記者匿名以患者親屬身份撥通了上海一家海外就醫中介機構的客服電話,對方向記者推薦了三種服務套餐,價格從8萬到30多萬不等。

對方表示,八萬的套餐包含病歷翻譯、對接海外醫院以及50個小時的海外陪同翻譯。而30萬的套餐,除了包含八萬套餐的所有服務外,患者海外住宿、交通、以及醫療陪同翻譯將由中介機構負責。對方客服還表示,可以為有特定需求的患者提供定制服務,比如提高海外住宿酒店的等級,延長陪同服務的時間等,中介費總額超過50萬元。

當記者詢問每一項服務的具體價格時,對方沒有給出明確回答,并表示不能提供單項服務,只能購買套餐。而中介服務費的定價標準,也是由公司自行決定。

而撥通北京一家叫邁德瑞醫院管理有限公司的電話后,這家公司客服介紹說,若想海外就醫,必需繳納一個基礎的會診費,定價為2.3萬元,而患者如果需要病歷翻譯、海外陪同、交通接送則額外收取費用。費用的多少需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決定。

在向多家中介機構詢價后,記者發現,不少中介機構在服務項目上差異并不大,基本包括病歷翻譯、對接海外醫院以及海外陪同翻譯。但在定價上卻無統一標準,患者選擇服務的自主性也很小,多數機構只提供套餐服務。

蔡強表示,海外就醫服務的各個環節都需要有專業的人來進行,這當中成本差異就會體現出來。比如病歷翻譯,不規范的中介機構花200元去淘寶找翻譯,翻譯出來的病歷錯誤百出。規范的機構要聘請有國外醫療專業背景的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來做這項工作。

記者調查中發現,有些中介機構甚至宣稱為患者提供“一體式”服務,將服務費和醫療費進行捆綁,一次性付清,費用總額超過100萬元人民幣。

對此,蔡強表示,中介費和醫療費不應當進行捆綁,中介機構在和患者簽訂合同時應當明確。

業內聲音:行業準入門檻低應加強監管

“海外就醫行業是一個很小眾的行業,但中介機構的前期投入很大,回本很慢,僅專業團隊建設就是一大筆費用。獲得海外醫療機構的授權也并非一蹴而就。”蔡強說。

然而,在蔡強看來并不好做的行業,中介機構數量卻并不少。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國內目前至少有100多家海外就醫中介機構。

“有些不規范的中介機構就靠一臺電腦。沒有辦公地點,沒有團隊,更沒有醫療資源,他們的成本主要用來在互聯網上打廣告。由于行業準入門檻低且缺乏必要的審查機制,這些“中介機構”才得以生存下來。”該業內人士說。有聲音認為,應該加強這類行業的監管。

記者匿名電話采訪中也發現,各家中介機構都聲稱和國際排名前十的海外醫院有長期合作關系,并承諾能在7天以內幫助患者安排到相應的醫院就診。

“和國際頂級醫院建立合作關系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美國為例,想要得到梅奧診所、麻省總醫院這樣級別的醫療機構的授權,需要進行多次互訪,對方也會成立訪問小組來調查,海外院方的法務機構還要對中介進行凈資產調查,有一系列的程序要走。”蔡強說。

此外,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莊一強博士告訴記者,國外許多知名醫院的床位數量是遠遠低于國內的,例如麻省總醫院等,床位數量通常只有1000張左右,他們首先要保證的是本國公民的就醫需求。

《半月談》的相關報道就曾提到:“患者劉先生通過網絡找到一家海外就醫中介去美國治療肺癌,到了以后才發現,中介吹噓的頂級醫院,實則為一家華人診所,病沒治好還賠了15萬中介費。”

莊一強同時提醒說,即使該機構具備海外醫療資源,也要考慮對方醫院的實際承受能力。畢竟接不接收患者,不是中介說了算,而是醫院說了算。對于中介機構的各種承諾,患者需要學會加以辨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海外就醫 中介 監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