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堅守工匠精神 爭當制造先鋒 東旭集團:打造中國產業強國新典范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9 00:30:12

  2016年11月1日,旭友電子材料科技(無錫)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旭友電子)正式落戶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東旭光電下屬子公司旭友電子總投資達20億元人民幣,是目前中日兩國在光電核心原材料偏光片領域最大的合資項目之一,這標志著長期受日韓壟斷的高端顯示材料——偏光片終于實現了國產化,也使得東旭從此擁有了一個年產值達30億元的偏光片產業。

對于此次合作,東旭集團董事長李兆廷頗為自豪,“作為中方,東旭控股旭友電子,這在中日合資史上是極其少見的,這體現了日方對東旭的高度認可與尊重,也折射出中國企業日漸強大的國際地位。”

短短不到二十年,東旭集團從河北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民營小廠發展成為擁有三家上市公司、兩百余家全資及控股公司的多產業大型集團公司,其產業涵蓋光電顯示、新能源、地產城鎮化、金融投資等多個實業領域。清晰的戰略規劃和強有力的執行力,正引領東旭成為中國產業強國路上的新典范。

一片倔強的玻璃“解鎖”民族產業

成立于1997年的東旭集團,趕上了中國經濟發展的“茂密生長期”。也因此它被深深烙印了“獨立創新”和“倔強不服輸”的時代精神。

上世紀90時代初,彩色電視機還處于CRT時代,其心臟是顯像管。而玻殼就是顯像管的關鍵部件,成本約占整個CRT彩電的四分之一。

作為東旭的創始人,李兆廷與李青夫婦敏銳察覺到行業機會。憑借多年的專業積累與技術鉆研,李兆廷帶領幾個人的團隊從一個小零件做起,逐步拓展到整條生產線的設計、制造與技術服務,很快就打開了玻殼市場,并迅速成長為國內最大的 CRT裝備制造商,市場占有率超過50%。

2004年,李兆廷做出向平板顯示產業轉型的決定。液晶玻璃基板是一個寡頭壟斷的行業,長期以來被國外4家企業控制。技術壁壘強,投入資金大,一個赤手空拳的民營企業何以打破“銅墻鐵壁”?

“外國人能干的事情,中國人一樣能干成!”李兆廷一錘定音——先從裝備做起,要依靠自主創新,打破國外壟斷。

2010年,東旭集團在鄭州旭飛建成國內第一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實現了玻璃基板真正國產化,填補了國內空白。2015年,東旭的液晶玻璃基板薄型化水平已經達到0.3mm級,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正是由于東旭等企業掌握了玻璃基板生產工藝,打破了國際技術壟斷,從而使得平板顯示產業發展不再完全受制于人,帶動了整個產業快速發展。以一臺普通的50寸液晶顯示電視機為例,價格從2萬元直降至5000元,液晶電視已是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必備品。

隨著平板顯示產業上游核心原材料的陸續實現國產化,東旭光電有望變成中國很具前瞻性的光電顯示材料公司,為國家平板顯示產業發展提供更多“解鎖密碼”,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示范效應。

平板顯示產業具有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特點,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是典型的規?;咝录夹g產業,資金一直是產業發展的掣肘。

“上市!”李兆廷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要想彎道超車,就需要比競爭對手走得更快,他要通過資本市場,借助全中國投資者的力量一起做大做強民族光電產業。

2012年,東旭集團接手河北早期的上市公司之一寶石A(現更名東旭光電000413,SZ),當時,這家企業已經連虧多年、產品面臨被行業淘汰的危機。

短短4年間過去了,曾經的“寶石A”不僅起死回生,還一躍成為福布斯排行榜最具投資價值的企業之一。截至今年9月,公司總資產達393.42億元,營業收入42.62億元,市值近800億元。不久前的“2016中國智造業年會”上,東旭光電與華為、大眾、京東方、美的集團等知名企業一同被評為“金長城·年度卓越創新企業獎”。

順時針奔跑再造下一個中國產業風向標

今年7月推出的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產品——烯王,是東旭光電石墨烯產業首款應用化終端產品,它代表著東旭在新材料領域的又一世界性突破。

作為目前世界率先實現商業應用的石墨烯移動電源產品,“烯王”僅僅用時15分鐘便充滿4800Amh,充電時間僅為普通電池的1/24,未來能夠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無人機等各類動力電池領域,商業前景十分廣闊。

“烯王”上市預定當天,接受了來自中外客戶45175臺的搶定量,公司股價保持穩定增長。對于懷疑還是信任,客戶和投資者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東旭石墨烯產業的發展已經有三年時間。三年間,東旭光電石墨烯團隊整合了中國乃至世界上優秀的專家技術團隊和產品資源。公司已經形成“碳源匯谷”和“旭碳新材”為代表的兩大產業化平臺,以“東旭華清”為代表的投資平臺,發起成立多只石墨烯產業基金對優秀項目進行投資,形成了產業與資本“雙引擎”布局。

現在,東旭正在整合全球更強大的資源優勢,結合自身雄厚的產業運營實力打造一個全新的石墨烯產業帝國。

與此同時,看到北京及京津冀日益嚴重的霧霾,李兆廷這位土生土長的河北企業家的“藍天情結”愈加強烈。2015年10月,東旭集團控股深圳地產上市公司——寶安地產,正式更名為東旭藍天。

截至2016年9月底,東旭藍天已完成近3GW的光伏電站項目開發備案,其中近800MW的光伏電站已啟動建設,包括赤峰、日照、廣水、六安等地多個項目已開工建設,部分電站已建設完成且并網發電。

東旭藍天2016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23.86億元,同比增長248.8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億元,同比增長316.49%。一系列數據證明,東旭已經躋身中國新能源企業的第一梯隊,李兆廷的“藍天夢”注定會更加精彩。

圓滿了“光電情”、“藍天夢”,下一個,東旭又將走向何方呢?2016年11月,東旭集團再次給市場驚喜,控股上海虧損紡織企業嘉麟杰(002486,SZ)。由于東旭的入主,市場給予嘉麟杰高度關注:東旭集團將為嘉麟杰規劃怎樣的發展藍圖?東旭集團再次給出強有力的聲音——做實體、做產業,而且做大做強!這個回答迎來市場一片肯定聲!

在東旭不斷強大的背后,我們不難發現,單一依靠赤手空拳是無法實現產業、特別是關系國計民生新型產業的發展,產業資本的高效配置和運轉是大型產業集團發展的根本,“產融結合”是做大做強企業的必由之路。

2014年12月,東旭集團控股組建西藏金融租賃公司,這家公司率先成為國內由民企控股的金融租賃公司;2015年6月,東旭集團投資設立的中大誠信國際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在北京隆重開業。

截至目前,東旭集團金融產業已經涵蓋財務公司、證券投資、私募基金、金融租賃、商業保理等多項業務,業務遍及北京、廣州、深圳、天津等多個城市。

未來,東旭的金融產業在推動自身產業發展的同時,更將致力于與產業合作伙伴共享東旭二十年的產融結合的經驗,幫助和支持像東旭一樣有產業發展夢想的企業,提供“量身定做”的創新型的資金解決方案。

責任驅動“感恩文化”成就大企風范

2016年11月11日,東旭集團總部2016年干部大會暨組織機構變革會召開。面對臺下300多位副總以上管理干部,李兆廷坐在講臺上,聲音鏗鏘有力:“東旭不是我的,東旭屬于所有一起想干事的人!”

為配合東旭集團戰略轉型,繼續并深化產融結合的發展路徑,這次變革使得東旭形成了光電顯示、新能源、地產、金控等7大產業板塊,投資部、融資部、證券部等6大業務單元,資金管理部等3個職能管理部門,人力、行政等8個職能服務類部門。

這種布局,在于充分集合東旭整體資源優勢,進一步提高運行效率和管理的精細化。這種變,無論對于李兆廷,還是東旭,都將是一種常態。

感恩是東旭的企業理念,李兆廷常說:“唯有共享才能共贏。”這一點,投資者們也深有體會。2014年10月,東旭控股寶石A(東旭光電)第二年,東旭光電斥資3.38億元完成首次B股回購計劃,最大程度上保護了廣大投資者的權益;2015年初,公司實施2014年度現金分紅,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元(含稅)。這是東旭光電前身寶石A上市18年來首次派現。

2015年7月,中國資本市場的一次“劫難”。受大盤拖累,東旭光電股價出現大幅下挫,導致公司價值被低估。為了穩定市場及保護廣大投資者,控股股東東旭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宣布,在未來6個月內,以不高于人民幣1億元的金額增持公司股票,并同時承諾集團及董、監、高未來6個月不減持公司股份,表達了公司堅定維護中國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決心。

東旭20年事業發展離不開奮斗在一線的產業工人,離不開鉆研技術的研發人員,也離不開金融、投資等多個領域的專業人才。這些,都是東旭的寶貴財富。

2014年8月,東旭旗下上市公司東旭光電實行股權激勵計劃,涉及標的股票超過342萬股,此次激勵計劃覆蓋了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核心技術和業務人員,充分起到凝聚核心骨干,穩定核心團隊的作用;2015年1月,東旭光電又實施了全員持股計劃,公司當時全部3000多名員工從中受益,企業與員工真正一起共謀未來。

2016年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年,在經歷38年的高速增長后,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時期。東旭集團的發展不僅是中國產業經濟“升級換擋”的一個縮影,更是中國民營企業的優秀典范。東旭秉承“大國工匠”的制造業精神,擁有踏實穩健、立足產業、共謀發展的企業大格局,這才讓它的產業報國之路讓走的更加堅實。我們深信,伴隨著東旭的不斷成長和實踐,勢必成就更廣的事業天地,屹立于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潮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