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2017-05-07 13:28:01
這架翱翔于九天的大家伙身上有著多個“成都高新制造”。
近日,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研制的C919大型客機成功首飛,這標志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大型民用客機展翼翱翔。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C919的“耳朵”、“眼睛”和“嘴巴”等單元均由中電科航空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科航電”)研發生產。
“我們承擔了C919通信導航系統、數據鏈系統、客艙核心系統、機載娛樂系統、信息系統的研制任務。”電科航電工程師劉天華表示,電科航電自2009年成立以來就始終秉承“支撐國家民用航空工業體系建設”的神圣使命,并致力于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民用航空高科技企業。
作為我國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成都高新區是四川發展通用航空產業的重要產業化載體。在成都高新區經濟快速增長的背景下,依托四川省、成都市航空產業的良好基礎,經過20余年的發展,成都高新區已初步形成“航空設備及系統+航空維修及服務+航空零部件+無人機”的航空產業特色。如今,成都高新區正加快建設成都天府空港新城,打造成都市民用航空產業園,力爭到2020年航空產業規模突破200億元。
三萬英尺上 電科航電造“眼”、“耳”、“口”實現地空通
C919全機長度接近39米,最大載客量190座,航程4075至5555公里。這架翱翔于九天的大家伙身上有著多個“成都高新制造”。由電科航電與美國羅克韋爾柯林斯組建的中電科柯林斯航空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科柯林斯”)承擔研制的通信導航系統便分別給 C919裝上了“耳朵”、“嘴巴”和“眼晴”。
通信導航系統是飛機航電系統中的核心系統之一,承擔著飛機在起降和航行過程中地空對話、機內話音及數據通信、無線電導航等功能,讓飛機具有“眼觀八方、耳聽六路”的功能,在飛行過程中為飛機指引方向,并實時保持地空對話和信息傳遞。中電科柯林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俗的講,可以形象地將通信導航系統比喻為C919的眼、耳、口,如果沒有通信導航系統的存在,飛機將無法和塔臺、空管聯系,聽不到塔臺下達的飛行指令。”
那么,體型巨大、零配件紛繁復雜的C919身上,哪些設備才是它的“眼”、“耳”、“口”?
“答案就在C919的機背、機腹、機尾等處那些形似魚鰭、雪橇的突起物上。這些突起物是天線,它們用不同的通訊方式來負責收發、傳遞地空之間的信息。”中電科柯林斯相關負責人說,在C919身上,設置了超短波通信、短波通信和衛星通信這三種常規通信方式。超短波通信在飛機起飛或著陸時,飛機向塔臺發出起飛請求,搭臺給出飛行指令通過短波視距通信來完成;而短波通信主要用于遠距離超視距通信,如跨洋飛行時與地面通信;衛星通信能夠使飛機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視距和超視距通信。
在中電科柯林斯的通信導航實驗室里,記者發現,工程師通過對通信導航系統下發虛擬的指令信號或數據信息,使用不同的通信方式來接受和傳遞,并在監視設備上驗證其整個過程是否達標。為確保系統的安全、可靠,中電科柯林斯已進行了上萬次的這類實驗驗證。
據介紹,經過中電科柯林斯與美國柯林斯公司近3年的努力,通信導航系統成為首個交付中國商飛的航電分系統,也是第一個完成分系統集成驗證的航電分系統。后續,通信導航系統將在四川成都完成系統集成、并完成本地化批量生產。
未來C919還能“發短信”
兩大參研系統打破國外壟斷
除了“能看”、“能聽”、“能說”,未來,C919還能“發短信”。
“所謂‘發短信’就是飛行員通過數據鏈系統把飛機飛行過程中的數據、信息以短文本的形式傳遞到塔臺和航空公司。”劉天華表示,電科航電研發的空中交通服務(ATS)和控制與狀態應用(CSA)軟件使中國企業第一次進入民機數據鏈領域,通過ATS和CSA的研發及適航取證過程,電科航電已經具備了C級軟件的研發和取證能力,為參與世界航空業競爭奠定基礎。
相較同類產品,電科航電研發的數據鏈應用可直接駐留在航電綜合模塊化平臺中,不需要獨立的硬件平臺,為飛機減輕了重量。同時,該應用具有圖形化的人機交互界面,相比于以往基于字符的顯示界面,其顯示內容更豐富、操作流程更便利,有效降低了飛行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飛行的安全性。“該系統將在后續架次的飛機上進行飛行測試。”
此外,電科航電還全面參與了C919大型客機客艙核心控制系統和信息系統的研制工作。這兩個系統是C919大型客機航電系統中少有的兩個國內自主研發的子系統,打破了國外供應商在該領域的壟斷。
據了解,客艙核心系統是干支線飛機航電系統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客艙系統的“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控制著照明、溫度、應急指示、廣播等重要信息,為乘務組的工作提供保障。而電科航電為C919飛機提供的信息系統則包括駕駛艙打印機(CPPT)、無線通信單元(AWCU)、無線通信天線(AWCA)設備和機載應用軟件,主要用于飛行的輔助管理,提高航空服務管理水平,減輕機組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劉天華告訴記者,客艙核心控制系統和信息系統也將安裝在后續架次的飛機上進行首飛測試。未來,這兩個系統還將應用于MA700、寬體客機等國內重點民機項目,將有力提升國內民機航電自主配套能力。
揭開機載娛樂系統神秘面紗 在C919上“約麻將”
對于乘客來說,最為感興趣的便是未來乘坐C919時將享受到什么樣的機載娛樂系統。在電科航電與法國泰雷茲合資成立的中電科泰雷茲航空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科泰雷茲”)展廳的客艙樣段上,記者提前揭開了機載娛樂系統的神秘面紗。
在商務艙座位上,打開扶手處的可折疊觸摸式面板的電源后,即進入到了娛樂系統主頁。主頁上,一個呈三維立體狀的正方體懸浮于顯眼處,隨著指尖的觸碰,正方形開始旋轉起來,Watch(看)、Listen(聽)、play(玩)等與之相對應的娛樂單元也一一出現。
點擊“Watch”進入影片單元,一部部中外影片呈環形而列,頓時給人一種在360度環幕影院系統里看大片的感覺。當進入“play”這一游戲單元時,“china mahjong”(中國麻將)蹦入眼簾,確認游戲開始后,熟悉的“筒”、“條”、“萬”立即讓人沉浸到令人身心輕松的游戲中。
“不過,在此次首飛中,機載娛樂系統還沒有安裝,根據中國商飛的計劃,預計在后續架次的飛機上裝載該套機載娛樂系統。”中電科泰雷茲相關負責人說,屆時,機載娛樂系統里的音樂、影片和游戲均將根據各航空公司的個性化要求而更加豐富多彩。
2020年產業規模破200億 成都高新區打造民用航空產業園
C919并不是電科航電參研的唯一國產大飛機項目。我國首架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蛟龍600)的通信導航系統也由電科航電研制。這家技術領先國內航空系統領域的企業就坐落在成都高新區西部園區。
“成都航空航天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四,成都高新區作為成都市航空航天‘3+X’產業發展布局的重點區域,已初步形成了‘航空設備及系統+航空維修及服務+航空零部件+無人機’的航空產業特色。”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高新區聚集了電科航電、海特集團、普惠艾特、鐵姆肯、成都空天等200余家企業。2016年,航空產業實現主營業收入約80億元,其中規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收入30億元,同比增長7.2%。
在航空設備及系統領域,成都高新區除了擁有聚集了電科航電、中電科泰雷茲、中電科柯林斯等重點企業的國內一流航電產業園——中電科航電產業園,還擁有國內領先的民航高新技術應用開發科研機構——中國民航局第二研究所。在航空維修及服務領域,聚集了海特高新、華太航空、富凱飛機等企業,覆蓋航電設備維修、航空發動機及航空附件維修等業務。在航空零部件制造領域,聚集了普惠艾特、鐵姆肯、航利航空、愛樂達等企業,主要從事發動機零部件、整機零部件、飛機外掛架等產品制造。在無人機領域,聚集有成都空天、縱橫自動化、傲勢科技等企業,涵蓋無人機整機研發制造、飛行控制系統、配套運營服務等領域。
“依托現有技術優勢,成都高新區將加快建設成都天府空港新城,鞏固提升航空設備及系統、航空維修、航空零部件等優勢領域,重點發展航空商務服務、航空運營、航空物流等潛力領域,加快發展無人機、航空培訓、航空金融等新興領域,打造成都市民用航空產業園。”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力爭到2020年航空產業規模突破200億元,培育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3至5家,億元以上的重點企業20家;到2025年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培育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5至8家,年銷售收入億元以上的重點企業30家。據人民網
(原標題:國產大客機C919成功首飛 “耳朵”“眼睛”“嘴巴”成都高新造)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