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影院并購涉及金額超77億元 5年來年票房2000萬以上的影院首現負增長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18 14:45:03

每經編輯|毎經影視記者 蓋源源 每經編輯 文多    

毎經影視記者 蓋源源 每經編輯 文多

電影產業鏈之制片、發行、放映三大環節,若說制片遵循“二八定律”風險最大,那么發行、放映相對穩定,特別是發行,一直都是旱澇保收的。

然而,隨著中國電影市場飛速發展,發行、放映也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每日經濟新聞攜手上海電影集團聯合發布的《強影之路——中國電影產業供給側改革白皮書》之第二章“放映·發行”,聚焦十年來中國電影產業放映、發行的變遷,提出趨勢性的思考和結論。

院線并購將是未來幾年的趨勢

目前全國院線是一超多強的格局,萬達電影獨占鰲頭。2016年,國內排名前十的院線市場占有率67.5%,前五的院線市場占有率44%。但在成熟的電影市場,如北美前四名的院線占比60%、澳洲前二名的院線占比50%。故諸位院線行業的資深人士均認可,國內院線集中度不高,院線、影院整合空間較大,院線并購將成為未來幾年的趨勢。

2016年至今,并購風起云涌,并購發起方基本是上市公司。白皮書進行了相關統計,業內發生了至少10起并購,涉及金額超過77億元。并購主體多元化,既有影視行業內的公司,也有跨界資本,特別是做商業地產的房地產企業布局投資影院,萬達模式成為標桿。

5年來 年票房2000萬以上的影院首現負增長

中國銀幕數在2016年底成為全球第一,2017年第一季度銀幕數仍在增長,但人口紅利正被稀釋。2016年單銀幕產出109.6萬元,創下7年來銀幕快速增長中的最低水平,2017年第一季度,單銀幕產出同比仍在下降,降幅達23%。

白皮書對2016年度各種規模票房的影院進行了統計,發現年票房2000萬元以上的影院,無論是數量還是票房,同比都在下降,票房3000萬元以上的影院票房降幅最大,同比下降31.84%。

發行市場競爭加劇 保底發行升級

一直以來,發行都是產業鏈環節中收入極其穩定的部分。隨著電影市場不斷發展,影片數量不斷增長,發行市場格局變化明顯。過去,以博納、華誼、光線傳媒等為代表的五大傳統發行公司占據了大部分民營發行公司的市場份額,但如今市場日趨活躍,金融資本更加深度介入電影行業,中小民營電影公司加入發行競爭,為了搶奪好電影發行權,不惜采用風險更大的保底發行。

白皮書中的2016年民營公司發行市場份額可以看出,和和影業、世紀長龍、微影時代等公司通過保底發行異軍突起,已經躋身民營公司發行市場份額前10。

和和影業牽頭保底的電影《美人魚》讓保底方賺得盆滿缽滿,這一定程度促使保底發行在2016年變得有些瘋狂。然而,高保底高票房的影片并非常態,2016年被保底發行的影片虧損較多。白皮書梳理了2016年保底發行的全部電影,并進行了盈虧判斷,同時在這之中,白皮書通過實際案例提出了新的結論,保底發行已經升級,保底方參與影片投資,影片未開拍就被保底,成為新現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影院首現負增長 影院并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