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01 23:07:4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曾劍 實習記者 王琳
每經記者 曾劍 實習記者 王琳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在前期樓盤項目開發步入尾聲后,2014年至今,S*ST前鋒的總營收都僅千萬級別,經營扭轉希望都寄托于公司唯一地塊——子公司昊華置業的西彭地塊項目。但自2011年拿地至今,西彭項目推進偏緩:2013年7月,項目因環評無法通過,開發計劃被迫暫時擱置;2014年,昊華置業獲得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證,但項目又于2015年停工。
S*ST前鋒對西彭地塊項目寄予厚望。在2016年年報中,2017年公司經營工作第一項即為“落實公司重慶昊華西彭項目恢復開工,搞好一期建設和銷售工作。”上市公司預期今年銷售5000萬元。
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7月實地走訪項目所在的西彭工業園管委會、重慶九龍坡區相關政府部門及首創置業重慶公司了解到,西彭地塊項目年內恐難復工,年內進行預售的希望更難以實現。
攬入6年仍是荒地
(西彭地塊“荒廢”的地基 每經記者 曾劍/攝)
7月20日,重慶市九龍坡區西彭鎮西彭工業園區內的昊華置業西彭地塊現場,項目大門緊閉,但門內有保安值守。
據現場保安介紹,該項目已經停工兩年多,目前項目現場已無公司其他人員駐守,他是被雇來專門看守地塊上建筑材料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入項目工地后,映入眼簾的是荒草叢生,已快沒過人的小腿,而在地塊的中間部分還保留著之前施工的痕跡,石塊等建筑材料仍被整齊地堆砌在已被硬化的地面上,只是一些鋼筋材料如今已被裹上厚厚的銹層,透露出項目被擱置時間不短。
(西彭地塊現場生銹的鋼筋 每經記者 曾劍/攝)
項目現場,疑似“售樓部”的建筑位于諾大地塊的一角,破舊房間里空空如也。項目地塊一旁則是園區的迎賓大道。
現場目前未有明顯的復工跡象。實際上,S*ST前鋒攬入該宗地塊已有近6年。2011年11月底,S*ST前鋒公告稱,昊華置業取得掛牌出讓用地使用權,該宗面積為67855平方米的二類居住用地,成交單價為每平方米1942元,成交總價為1.318億元。
2013年西彭地塊因環評無法通過被擱置時。S*ST前鋒當時公告稱,主要是由于該地塊相鄰的某鋁廠存在污染物排放嚴重超標,某減振器廠電鍍車間存在鉻酸霧排放,且離該地塊距離不符合政府相關規范的要求。
原先的環評問題是否仍影響項目的開發?7月20日、2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來到西彭工業園管委會和重慶市九龍坡區環保局了解情況。
西彭工業園管委會項目協調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在九龍坡區政府的協調下,昊華置業地塊的環評后來已通過,原先周邊工業企業的排放存在一定問題,但后來花了很多錢進行整改,“(目前)已沒有問題”。
“昊華置業既然在2014年拿到了施工許可證,就說明它的環評肯定過了。”西彭工業園上述工作人員補充道。
這也與環保部門的說法相吻合。九龍坡區環保局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昊華小區的環評之前已經批了,附近的企業環保達到了相關要求,屬于環保合法企業。”
在西彭地塊現場,記者也發現,與地塊僅一路之隔的,便是之前導致項目環評未被通過的減震廠,不過現場未見明顯的廢氣排放。
7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昊華置業注冊地址重慶市北部新區紅錦大道561號1幢-2-1怡和大廈被告知,昊華置業已搬離該地1年多了。
(昊華置業注冊所在地大廈外景 每經記者 曾劍/攝)
隨后,記者致電昊華置業公開電話,對方稱公司事務現在由首創置業負責。
8月1日,記者聯系到昊華置業一位姓粟的項目經理,其表示西彭地塊可能11月、12月份開工。該人士稱,昊華置業相當于是首創置業的兄弟公司,目前由首創置業代管。據他介紹,設計單位已經定了,正在出方案,投資方案已經由修高層變為修建洋房。
昊華置業的股東S*ST前鋒持有70%股權,另30%為首創投資持有。
昊華置業的兩大股東S*ST前鋒、首創投資,以及首創置業均為首創集團旗下公司。在集團的協調下,由房地產開發經驗豐富的首創置業主導西彭地塊開發,似乎在情理之中。
今年難達到預售條件
7月21日,記者獲悉西彭地塊規劃的新方案和原來方案變化很大,原計劃修建高層,而新方案是修建洋房,且房子檔次比較高。初步計劃是明年1月1日正式動基礎,5月份賣房子。但今年肯定是收不到預售款的。據悉,西彭地塊的投資資金主要由首創集團方面出資,投資金額比以前更大。
記者查閱S*ST前鋒2017年一季報發現,昊華置業一季度已經向首創投資借款3787.72萬元。
這與S*ST前鋒在2016年年報中所稱無疑存在不小的出入。S*ST前鋒在2016年年報介紹2017年經營計劃時稱,公司計劃在2017年新開工商品房面積3800平方米,實現商品房預售收入5000萬元,營業成本約1800萬元,費用支出約1600萬元。其中,首項工作為“落實公司重慶昊華西彭項目恢復開工,搞好一期建設和銷售工作。”
除西彭地塊外,S*ST前鋒及子公司手中均沒有其他土地儲備。這意味著,上市公司要實現前述目標將依仗西彭地塊的開發。
有熟悉房地產行業的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房屋預售不同時期的要求可能不太一樣。現在由于調控,預售許可的管理可能更為嚴格,“項目可能需要封頂才能預售”。
就上述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7月26日曾致電S*ST前鋒,公司董秘辦人士稱,此前西彭地塊一直因為市場原因處于暫時停工狀態,“我們希望在今年內實現復工,本年度實現預售收入5000萬元是有可能的,爭取吧。”
S*ST前鋒人士同時強調,公司會抓緊時間復工,但這不等同于實現開發該地塊。當記者追問項目具體進展時,其表示不便透露,公司將在季報或年報等重大業績文件中進行披露。
首創置業“開發不為賺錢”?
對于曾計劃在2016年重啟西彭地塊開發一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昊華置業當時準備以自己的名義復工,但方案未獲首創方面同意,因為昊華置業的方案是以前的(修高層),首創這邊認為過時了。今年雙方把權責明確了,確定由首創置業代管的方式推進。
有知情人士稱,西彭地塊首創置業拿著還是比較困難,位置比較偏,5號線輕軌的變動,對這個項目也有影響。首創置業本不想修,但首創集團要求公司修建。總體而言,西彭地塊不是考慮賣不賣得起價的問題,首創集團主要是想在西彭打造一個標桿樣板。未來可以帶兄弟單位去考察,不一定要賺到錢。修好點就是唯一的要求,項目沒有財務指標,首創置業計劃的是按照當地市場價格,收回成本就夠了。
項目不賺錢!S*ST前鋒同意嗎?該知情人士稱,如果不修,地塊被收回去了,(S*ST前鋒)損失更大,畢竟已投了1億多元的土地款。房子修好賣出去,或最多虧損四五千萬。
對此,S*ST前鋒董秘辦人士則稱,沒聽說過“虧本開發”這一說法,也不予置評。
目前,昊華置業西彭地塊項目所面臨的,是該地塊周邊的房價、交通等諸多因素已較當初有了不小的變化。
西彭工業園管委會一位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昊華置業2011年購置地塊的時候,是房地產比較火的時候,周邊很多企業,對購房需求很大。但目前周邊房價都是4000多元,好一點的5000多元,相比2011年、2012年的時候有一些下降,那個時候基本上都在5000多元。
西彭工業園管委會另一工作人員認為,昊華置業項目地塊本身位置就不大好,且該地企業員工該入住的都已入住,人口密度不大,該地塊旁邊也只有安置房,沒有商品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走訪了溪香苑、首信皇冠假日等西彭鎮當地樓盤。據工作人員介紹,溪香苑早于2013年開盤,目前銷售率約為30%,售價為3000多元/平方米,甚至低于當初開盤時的4000多元/平方米。作為當地最高端的首信皇冠假日,在2013年開盤時即為5000多元/平方米,隨后跌至4000多元/平方米,目前新房售價又回到了5200~5300元/平方米的水平。
“另外,以前規劃的輕軌5號線現在也不經過西彭,這可能是昊華置業遲遲不開工的主要原因。”上述管委會工作人員補充道,“輕軌線改變規劃后,附近有兩個樓盤也沒有動工,對于工業園的商鋪樓銷售也有一定影響。從交通上來說,從市區楊家坪開車到西彭鎮需要起碼1個小時以上;如果有輕軌線,半個小時左右就能到西彭。”
昊華置業粟姓項目經理在8月1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軌道交通的變化肯定是有一定影響,但具體影響有多大不清楚。其稱,首創置業對西彭地塊項目的定位受眾是當地人群,西彭地塊的位置因素決定項目不可能面向主城區。即便五號線經過西彭,可能主城區的人也不會去那里買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