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7-08-17 16:01:30
近日“共享馬扎”現身北京街頭引發熱議。放眼看看,我們發現,共享經濟早已潤物無聲地飛入尋常百姓家。
從共享汽車、房屋這些大件,到共享雨傘、籃球、玩具、服裝這些小件,乃至共享健身、廚房、洗衣、K歌……共享經濟正不斷推陳出新,以百變之姿滲透我們的日常生活。
吃
共享廚房
近日,湖北大學生楊海北創立了“共享廚房”。這間廚房實際是利用學校食堂開辦的,通過提前預約,付上10元錢,學生就能夠在共享廚房里烹飪菜肴并且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了。學校表示,會對食材和防火進行嚴格審核。
穿
共享衣櫥
每個女人都會有“衣櫥里少件衣服”的煩惱,隨著“共享經濟”的普及,有商家提出“共享衣櫥”的概念,用租衣服代替買衣服。只要花上幾百元的會員費,“共享衣櫥”里各種款式的衣服隨你挑選。不少女性對這種互聯網新興服務躍躍欲試,多款共享衣櫥模式的手機應用應運而生。
據了解,租衣商業模式的鼻祖是美國的RentTheRunway,成立于2009年這家公司,主要租賃的是高級禮服等場合性穿著。日本、法國、阿根廷的共享衣櫥已經有多年的歷史,發展相對成熟。在國內,“共享衣櫥”的衛生、快遞、質量都是期待解決的問題。
共享洗衣機
近日,在上海徐匯區出現了公用洗衣機。在公用洗衣機的機身上醒目的標注了18KG容量的洗衣機價格為40元/桶,8KG容量的洗衣機為20元/桶,18KG容量的烘干機為10元/15分鐘。
住
“共享睡眠”太空艙
今年6月起,北京中關村創業空間現“享睡空間”太空艙。據工作人員介紹,該共享休息倉于6月設立。用者可通過掃描二維碼“入倉”休息。價格分時段設置,高峰期每10元半小時,非高峰期每6元半小時。艙內提供空調,閱讀燈,一次性床品,以及紫外燈消毒。艙內還設有緊急出艙門,以防設備故障。
“享睡空間”負責人代建功表示,目前“享睡空間”的太空艙已經“聽主管部門的意見全部召回了。”
共享宿舍
今年6月,成都雙流率先啟動“空港旅游共享之旅”,以“高校+雙創+旅游”的模式“聯姻”,整合和利用區域各類閑置資源。
為此,西南民大今年暑假開放41間共享宿舍,幾乎每天都有人造訪成都這所高校的共享宿舍,有學生稱住宿18天僅花費425元。據悉,該校還開放了文史館、食堂和體育場館,并加派了人手加強管理,以確保學生們的安全。
用
共享雨傘
近期,便民共享雨傘在上海多地出現,這些共享雨傘有些被安放在地鐵站內,有些則放置在商戶門口,押金從0元到39元不等,有共享雨傘平臺還可呼叫“送傘上門”。
據了解,該共享雨傘企業在上海軌交2號線的部分站點投入使用了這種傘樁,目前用戶在租傘后的24小時內免費使用,超過24小時按一天2元的標準收費,若超過7個自然日未還傘算自動購傘并扣除押金。用戶如需購傘也可以在計時頁面點擊“我要買傘”購買雨傘,購買成功后將免除本次借傘的租賃費用,同時扣除押金。
共享籃球
8月初,全國首家共享體育用品項目落戶重慶并正式投入使用,在球場邊只需拿出手機掃一掃便可拿到球,開啟運動之旅。據悉,使用時只需繳納69元的押金,就可以每半小時1元的價格(每天最高8元)玩轉所有產品,所有鋪設點通用,押金繳納后可隨時提現。
共享充電寶
如果你在北京的商場或者車站等公共場所留意,可能會發現多了許多共享充電裝置。用戶掃碼,就可以租借一個充電寶,或者實現付費快速充電。這正是最近流行的共享充電寶。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共享充電寶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門派,按體積從小到大分別是:桌面充電、小機柜和大機柜三種。
共享圖書館
一款名為“借書人”的共享圖書平臺正引起公眾的關注。這一互聯網借書平臺打破定式,讓人不限時、不限量地借書,全國送書上門。上線后,目前每月的借出量大概在2000本左右。
簡單說來,“借書人”的運作模式就是用戶在平臺挑選自己喜歡的圖書后,平臺按圖書的定價收取一次性的服務費和押金——押金就是該本圖書的定價,服務費包括快遞費、包裝費(計算方式為起始價+押金金額×2%),還書后,押金將返還。
行
共享單車
2016年共享單車在國內火爆起來,于是,共享經濟多了一位主力隊員。共享單車是指企業與政府合作,在公共服務區、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商業區、居民區、校園等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共享經濟的一種新形態。到目前為止,全國共享單車的應用軟件已經有三十多個。除了較早入局的摩拜、ofo外,還有小鳴單車、小藍單車、智享單車、7號電單車、黑鳥單車等。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整體用戶數量將近1900萬,某權威機構預測,2017年,共享單車市場用戶規模將達到5000萬。
共享汽車
作為共享經濟的新興產物,共享汽車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多個城市席卷而來。2017年被稱為共享汽車在中國的元年。作為一種新興的汽車使用方式,共享汽車在使用的時間和地點上更為靈活,而且普遍借助智能手機應用預訂車輛,因此要比傳統租車方式便捷得多。8月8日,交通運輸部和住建部發布《關于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肯定和提倡共享汽車的健康發展,并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作為共享載體。
娛
共享KTV
一兩平米、兩個高腳凳、三面玻璃、一個觸摸點歌屏、兩個話筒、兩副耳麥……閉眼吟唱,投入其中,一剎那真的感覺身在KTV。就像共享單車一夜間“席卷”全城一樣,貌似電話亭的共享KTV悄然“占領”了商場、影院、購物中心等商業區。共享KTV能微信掃碼,唱完還能把錄音分享到朋友圈,實時評分,類似于游戲式的競唱頁面。
共享運動倉
日前,一款定位為“自助健身”的共享運動倉現身北京部分小區,受到不少居民和網友熱捧。占地約5平方米,倉內放置一臺跑步機,并安裝有空調、電視、照明設備等輔助器材……日前亮相北京部分小區的自助健身房,相比于傳統意義上的健身房顯得迷你、簡單,卻刷新了不少人對健身的認識。
這款小型健身房自助門禁、按時付費,使用方法與共享單車類似,下載APP進行注冊,隨后支付押金。用戶通過手機APP線上預約、掃碼開門,每分鐘按0.2元計費,吸引不少居民前來體驗。
不能只把“共享”當噱頭
緊扣市場脈動,聆聽用戶心跳,正是共享模式生機勃勃的根本原因。然而,一些新興共享模式尚未做到盡善盡美,一些共享項目也因管理不當極其耗費資源,引發公眾擔憂和遺憾。
當然,人們要給新鮮事物以充分的成長空間。這同時也是一個完善市場機制、調整政策法規的機會,可以讓隨后出臺的監管政策更加公平有效。對共享經濟多一些包容,它們就會走得更從容。
同時,包容不是縱容,依法依規監管好共享項目,讓用戶獲得更舒適的體驗,它們才能擁抱更加廣闊的前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