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市場

每經網首頁 > 市場 > 正文

2018匯率市場:總體走穩 雙向波動彈性大

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28 17:27:28

在人民幣保持強勢、雙向波動的情況下,跨境資金總體趨向均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熊園表示,預計2018年人民幣難大升也難大貶,總體走穩但雙向波動彈性加大,預計波動區間為6.4至6.8,更長遠看,人民幣依然具備升值動能。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喜威 每經編輯 王可然    

每經記者 張喜威 每經編輯 王可然

2017年即將過去,回望這一年的外匯市場,不勝感慨。

在2016和2017年的首尾相交之際,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壓力幾乎達到了頂點,貶值預期也達到一個空前的高潮。在沸沸揚揚的看空聲中,2017年初,美元指數卻意外急轉直下,人民幣匯率則在迅速反彈后,迎來近5個月的低位震蕩;5月末,以中間價報價機制引入“逆周期因子”為起點,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快速回升6.4440;隨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小幅回調,并進入逐漸收斂的震蕩區間……

匯率的企穩回升、雙向波動,不僅逆轉了市場的恐慌情緒,還遏制了資本外流的勢頭,跨境資本流動回歸平衡。展望2018年,多數分析認為,在美聯儲繼續加息縮表,特朗普稅改落地等因素下,美元指數走強的概率大幅增加。而人民幣對美元則會繼續走穩,但雙向波動的彈性加大。

2017回顧:人民幣空頭被市場“打臉”

從2014年開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3年走低。2016年全年,中國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大幅貶值超過7%,最低至6.9666。2016年末和2017年初,市場普遍認為人民幣匯率“破7”毫無懸念,甚至有人認為預期人民幣對美元將跌至7.5。然而,進入2017年后,人民幣匯率非但沒有繼續貶值,反而企穩回升。截至12月19日收盤,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累計上漲4.95%;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累計上漲5.21%。

目前來看,2017年全年,在、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均實現升值已無任何懸念,而這還將是最近4年來的首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4年全年,在、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分別下跌3.48%和2.58%;2015年,在、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分別下跌4.67%和5.76%;2016年,在、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分別下跌7.02%和6.10%。

回望2017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的走勢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回穩”(2017年初至5月末),一改2014~2016年人民幣的單邊貶值走勢,在近5個月的時間內維持在2%以內窄幅震蕩;第二個階段轉為“迅速升值”(5月末至9月上旬),在不足3個月的時間內,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大幅上漲了6.23%;第三個階段則再次企穩(9月上旬至年末),在經歷了第二階段的快速大幅升值之后,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一度出現回調,但隨后就再次企穩,且振幅逐漸收窄。

實際上,2017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表現強勢的背后,是美元的急轉直下。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9日,美元指數年內已累計下跌8.55%;若從103.8222的高點算起,美元指數最低跌至91.0087,跌幅一度達12.52%。

不難看出,相比美元指數的跌幅,年內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幅還是略顯溫和。而這主要因為其他非美元貨幣的強勢。截至12月19日,作為美元最大的對手貨幣,歐元兌美元累計上漲了12.44%,年內最高一度升值達16.67%;英鎊兌美元也累計升值超過8%。與此同時,截至12月19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對歐元即期匯率年內則出現了6.70%的貶值;人民幣對英鎊也出現了3.57%的貶值。

而反映人民幣匯率總體變動情況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則顯示,截至2017年12月15日,人民幣匯率指數從年初的95.25,小幅下跌了0.4%至94.45%。相比2016年超過6%的跌幅,這一指數今年的表現足以用一個“穩”字來形容。

如今,2017年即將結束,市場早已對人民幣匯率過去1年不降反升的原因達成共識:其一,美元指數意外掉頭,收回“特朗普行情”的全部漲幅,歐元區經濟復蘇、歐央行收緊貨幣政策令歐元顯著走強;其二,人民幣中間價引入“逆周期因子”,報價機制更加完善,加強外匯管理和金融監管等政策成效顯著;其三,我國前三季度GDP仍維持在6.9%的較高增速,經濟基本面的強大韌性,為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人民幣保持強勢、雙向波動的情況下,跨境資金總體趨向均衡。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12萬億美元,已經連續10個月上漲。

2018展望:匯率雙向波動彈性將加大

在2017年12月的FOMC會議上,美聯儲如期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提高25bp,區間上行至1.25%~1.50%。與此同時,美聯儲還大幅上調了2018年的經濟預期,盡顯鷹派:2018年GDP增長預期由2.1%上調至2.5%,失業率由4.1%下調至3.9%,通脹預期依然維持在1.9%。盡管經濟預期大幅上調,但沒有影響美聯儲既定的加息節奏。點陣圖顯示,美聯儲2018年依然將加息三次,2020年利率目標上調至3.1%。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2018年美聯儲繼續加息縮表,疊加稅改落地帶來的經濟優勢邊際擴大,企業海外利潤集中回流,明年美元指數走強的概率大幅增加。劉東亮認為,人民幣匯率短線可能會受到一定壓力,但在中國經濟“L型”探底逐步完成,且中美保持合理利差的背景下,預計人民幣匯率仍將以寬幅震蕩為主,不會出現趨勢性的貶值或升值走勢。

“展望2018年,預計人民幣匯率大概率仍會維持寬幅波動態勢。一方面,中國經濟仍會表現出較強的韌性,經濟底部逐步探明。在此背景下,匯率也將以穩定為主,難以出現趨勢性劇烈波動。另一方面,中國經常賬戶占GDP比重已日趨平衡,目前在2%左右,與幾年前相比大為收縮,也不支持人民幣出現極端波動。”劉東亮表示,預計2018年美元兌人民幣將在6.4~7.0之間維持寬幅波動。如果美元仍較為強勢,人民幣匯率或將在區間內表現略為偏弱。

此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熊園指出,從當前來看,利好人民幣的支撐因素包括:美聯儲加息周期已步入后半程,美元中長期將趨弱;歐央行宣布退出QE和啟動加息,預計在2019年會全面到來,2018年下半年有望形成預期;當前及今后較長時期內,我國都將堅持“強監管、防風險、抑泡沫、去杠桿”的政策主基調;我國經濟將繼續表現為韌性強、回旋余地大,預計未來數年有望保持6.4%以上的GDP增速。2018年潛在的不確定因素則包括特朗普的政策變化程度、歐央行貨幣政策的真實動向、歐洲政局穩定性以及我國防范風險和深化改革的節奏與力度等。

綜合上述因素,熊園表示,預計2018年人民幣難大升也難大貶,總體走穩但雙向波動彈性加大,預計波動區間為6.4至6.8,更長遠看,人民幣依然具備升值動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018匯率市場走勢 人民幣 美元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