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02 23:25:32
作為上市公司新國都的收購對象,嘉聯支付年內兩次被央行處罰。12月27日因阻礙反洗錢檢查、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等違規行為,被央行開出了一張138萬元的罰款單。
每經編輯|邊萬莉
每經實習記者 邊萬莉 每經記者 宋戈 每經編輯 姚祥云
近日,新國都(300130,SZ)針對嘉聯支付再度被央行處罰一事發布公告稱,嘉聯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聯支付)于2017年12月28日足額交付罰款,并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進行全面自查,制定了相關整改措施。另外,公告還表示收購嘉聯支付100%股權事項尚未完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作為上市公司新國都的收購對象,嘉聯支付年內兩次被央行處罰。12月27日因阻礙反洗錢檢查、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等違規行為,被央行開出了一張138萬元的罰款單,而年初也曾被認為存在違規行為,收到了4萬元的罰單。
2017年12月27日,嘉聯支付再度收到了央行的罰單。作為嘉聯支付的收購方,新國都就這一事件于12月29日發布了關于情況說明的公告。新國都表示,經向嘉聯支付了解并收到本次行政處罰決定書后,嘉聯支付及時與中國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積極溝通,并于2017年12月28日足額交付罰款。嘉聯支付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進行全面自查,并制定了包括配合監管機構之檢查工作、加強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黑名單”管理工作、設置“風險控制服務平臺”等具體的相關整改措施。
據央行寧波市中心支行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嘉聯支付寧波分公司因阻礙反洗錢檢查;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或者為客戶開立匿名賬戶、假名賬戶;未按照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的行為予以罰款,共計人民幣138萬元。
新國都在29日公告中表示,嘉聯支付在對內部部門各項反洗錢工作進行全面自查過程中,梳理了目前業務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和反洗錢工作的不足之處,對支付機構反洗錢反恐怖融資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深入學習,增強全體員工風險防范意識。嘉聯支付日常經營和業務正常開展,將以發展、安全、穩定為前提,進一步優化調整內部管理及風險控制制度和流程,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持續規范發展。
在2017年年初的時候,嘉聯支付湖南分公司因于商戶實名制落實不到位、收單結算賬戶設置不合規、商戶培訓、巡檢不到位等問題,共計罰款4萬元。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1月20日,新國都與嘉聯支付的唯一股東山南市敏思達技術有限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以現金人民幣71,000萬元收購嘉聯支付100%股權。嘉聯支付承諾2018年凈利潤不低于9000萬元,2018及2019年合計不低于1.9億元。
針對年初的處罰,新國都在2017年12月1日向深圳證券交易所提交的對問詢函的回復進行了詳盡解釋,還表示,“將完善分公司商戶巡檢制度,完善交易系統和賬戶管理,落實其他相關管理制度,確保今后不會再發生此類事件”。
新國都在29日公告中稱,截至本公告日,公司收購嘉聯支付100%股權事項尚未完成,公司將持續關注本次事項的后續進展,并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