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綜合 2018-05-09 21:26:55
一線導演”、“獨立藝術家”、“印象系列”“實景娛樂”……種種這些標簽,讓王潮歌這個極具個性魅力的名字不斷走進大眾視野。王潮歌曾對自己這樣定位到:“我可能是一個八流的企業家,但我是一個一流的藝術家。”那么,這位曾說“只要有巴掌大的一塊地,我就可以起舞”的她究竟如何在藝術情懷和商業運營兩者間游走自如?
近日,“2017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揭曉典禮在京舉行,10位文化產業界杰出人士榮獲“2017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殊榮。而“印象”系列、“又見”系列、“只有”系列演出總導演、總編劇王潮歌便是其中一位。
事實上,一線導演”、“獨立藝術家”、“印象系列”“實景娛樂”……種種這些標簽,讓王潮歌這個極具個性魅力的名字不斷走進大眾視野。王潮歌曾對自己這樣定位到:“我可能是一個八流的企業家,但我是一個一流的藝術家。”
那么,曾說“只要有巴掌大的一塊地,我就可以起舞”的她究竟如何在藝術情懷和商業運營兩者間游走自如?
▲王潮歌在第十屆中國商界木蘭年會上發表演講(主辦方供圖)
成也資本敗也資本,但文化創意產業的前提不是錢,沒有創意投了風險也極大
從《印象·劉三姐》實景演出作為文旅演出開山之作開始,王潮歌便為中國文旅演出帶來了全新模式。隨后,她一部接一部地推出全新作品,與此同時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實景演出也如雨后春相繼上演。
被稱為“中國最會賺錢的演出導演”的王潮歌,其作品目前已累計門票收入近百億,演出場次達到三萬多場,中國每100個人中就有3個人看過她的作品。
由她作為主創的《印象·劉三姐》創下了年凈利潤過億的成績,此后她相繼開發了“又見”“只有”等實景演出系列品牌,并嘗試推出了讓觀眾在行走過程中觀看的全新觀演模式。2014年來,王潮歌導演的多部作品累計觀眾達到4000萬以上,累計門票收入近百億。“又見”系列作品《又見·敦煌》更是推出當年即盈利8000萬。
▲《印象劉三姐》帶動了廣西陽朔旅游經濟的發展(視覺中國/圖)
而實景演出這種的獨特文化模式,在《印象•劉三姐》正式亮相后便也頻頻受到資本的青睞。但資本的涌入難免催生泡沫,給文創產品的投資帶來了不小的阻力。
好端端的《印象·劉三姐》就是例子。此前,十余年來一直運營《印象·劉三姐》的公司廣維文華因嚴重資不抵債,于2017年8月申請破產重整。對此,王潮歌又心疼又難受,“其實老老實實經營就挺好的,非要玩另外的游戲,弄得亂七八糟的負面,唉呀真膈應人!”她在微博上回應,并表示運營公司雖然破產了,但演出還在正常繼續。
對于文化產業的投資,王潮歌指出,在中國很多行業都是這樣,成也資本,敗也資本,資本的推動力是不可小視的。但是文化產業有它的特征,不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文化,就沒有辦法成為在文化領域的投資人。文化創意產業的前提不是錢,而是文化創意。沒有創意的項目,即使投了,也風險極大。
身為自如文化的創始人、董事長,王潮歌覺得自己對資本的認識還是挺清醒的,“起碼沒有像《劉三姐》那樣讓資本左右我。”
“今天的文化產業,我認為不缺錢,缺的是創意”
對于《印象·劉三姐》等實景娛樂的成功,王潮歌表示:“在我之前確實沒有做實景演出的,拿實景當舞臺本不足為奇,但將山川、河流變成和演員一樣的同等演出元素這是絕無僅有的。”
在她看來過去十年里,她最得意的事情在于不僅把自己做成了品牌,還把作品、中國的文化做成了品牌。
據了解,與其他類型演出不同,“印象”系列、“又見”系列的演員與工作人員都是非科班出身的專業人員。遇山是山民,遇水是漁民……都是生活在當地最最普通的人,經過王潮歌導演的嚴苛專業訓練后,就組成了一支極具爆發力與凝聚力的演出隊伍。
▲兩位導演王潮歌、張藝謀(右)在《印象劉三姐》演出現場討論(視覺中國/圖)
“目的是什么,就是為了作品能夠如實的展現當地的文化特色與生活風貌,要讓觀眾看到當地真實的生活狀態,用作品的真誠去打動人。”王潮歌介紹到。
談及當前文化產業的現狀,王潮歌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肯定了借助互聯網傳播文創產品的重要性,“我恰恰認為,正因為互聯網的發達,才使線下的體驗性演出變得彌足珍貴。”她認為,當今的文化產業方興未艾,許多人開始做演出、打造“文化小鎮”,市場的需求也恰恰證明了在互聯網時代,線下的體驗也同樣重要。
“今天的文化產業里,我認為不缺錢,缺的是創意,缺的是有天分的很用功的藝術家,也缺乏國家的一些政策支持。”王潮歌坦言。
據悉,在本屆的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評選標準中,除了具備標志性、導向性、創新性、示范性、發展性以外,還有一條就是引領性,即努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樹立文化自信、文化融合的典范。
在王潮歌看來,“一個作品是要經得起時間的推敲和考驗的,是要給子孫后代看的。”她表示,十多年來自己一直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行走,植根于傳統文化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探索切合普通大眾的歷史傳統和民族心理的共同話語、價值認同、人文性格。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中國新聞網、每經網、鳳凰網財經、中國企業家雜志)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