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鄉村振興成積極財政抓手 四條主線可布局

證券時報 2018-08-06 07:44:47

Upload_1533512627933.thumb_head

下半年經濟工作圍繞六個“穩”展開,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已經確立,鄉村振興成為財政發力的重要抓手。從政策定位上看,鄉村振興本身也是去年以來“補短板”的延續,對釋放社會生產力和消費需求有重要意義。鄉村振興這一戰略無論從重要性、時間部署、區域廣度、涉及范圍、投入資金和資源等,均值得資本市場投資者重視和挖掘機會。

2017年10月,十九大報告正式提出鄉村振興戰略;2017年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首次明確了“三步走”時間報表;2018年5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形成今后5年落實中央1號文件的政策框架;2018年7月,《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印發實施,鄉村振興規劃將從中央到地方全面鋪開。近一周來,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2018年下半年財政政策更加積極的信號,7月31日政治局會議再次重提鄉村振興投資的本質是對邏輯和認知的變現。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政策的頂層設計,作為投資者首先要認識到其深刻的宏觀內涵。

重塑城鄉關系,提高農業生產率和農村市場化程度,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城鄉融合的關鍵是生產要素的流動與結合,喚醒農村沉睡的資金、資源和資產,重點是提升土地要素的市場活力。通過城鄉統籌格局下的土地流轉,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向城市,城市的資本和技術流向農村幫助農村發展,實現資本、技術、企業家和土地的結合,提高生產要素效率,釋放改革紅利。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提高農民收入與獲得感。三大攻堅戰,精準脫貧是重要一項任務。擴大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財政性建設資金向農村傾斜,調整國家建設資金的投向和結構,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實施異地扶貧搬遷。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被作為重要扶貧舉措,涉及全國22個省約1400個縣,涉及貧困人口約1000萬人,其中,四川、陜西、湖北、貴州等地區,本輪異地搬遷在標準、資金、力度、范圍等方面均發生重大變化,投入范圍更加廣泛、全面。

從鄉村振興的實際投資需求上看,產業發展(農業現代化、旅游等)與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運輸、水利工程、環保治理、公共服務)仍有較大的投資空間。梳理各地已披露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目標:8個省份公布的授信/財政預算為3476.5億元;2018年危房改造的中央財政補貼總預算為185.92億元;要建立356個特色小鎮、626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以及3000個鄉村旅游園區/景區村;鄉村公路修建總公里數為20萬;除此之外還有水利工程、公共服務等支出。根據我們初步的測算,2018年鄉村振興大約能夠帶來至少1萬億元的投資需求。

后續鄉村振興的立法推進與戰略規劃進一步細化將開啟投資熱潮。除了上述提及的1萬億元左右的投資需求外,我們預計還有更多增量項目正在孕育。具體而言,目前內蒙古、天津、北京、河南這四個地區的鄉村振興規劃并無相關財政投入具體目標的表述,其中重點省區西藏和新疆還未出臺相應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我們認為,更系統性、具體到項目的鄉村振興計劃將會陸續浮出水面。而后續伴隨鄉村振興立法工作的推進,鄉村振興被納入地方平臺融資的“必要的項目”的概率極大,后續系統性建設計劃的鋪開,是主題最大的催化。

建議按四條主線進行布局:環保、建材、建筑和農業現代化。美麗鄉村建設,環保仍是重要前提:鄉村振興離不開水、固廢處理設施建設,運營類資產如危廢、環衛等行業現金流充足,且處于必要位置。鄉村基建將使華東、中南水泥行業受益,鄉村旅游與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思路下,生態園林類公司仍會獲益于訂單增長。鄉村振興規劃中明確提出提升農業機械化率的戰略下,農機銷售有望回升,相關受益標的亦可關注。

(林隆鵬、江韶軍 作者單位:國泰君安證券)

責編 杜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鄉村 振興 農村 資金 投資 城鄉 農業 戰略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