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粉巷財經

每經網首頁 > 粉巷財經 > 正文

幾億的生意,說作廢就作廢?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26 11:16:10

每經記者|蘇杰德 畢華章    每經編輯|劉琳    

“專業選手犯了業余錯誤?”


電影《活著》里,葛優飾演的少爺福貴,嗜賭成性,但凡輸了錢,就在賬本上簽個字、畫個押,久之,還不忘自夸一句“字也練得大有長進了”。

結果到頭來一本子欠賬,將家敗了個精光。

說好的交易,簽字畫押,白紙黑字。于常理而言,便是具備了約束力和承諾,很少有人會變卦反悔。

不過西安一家企業最近就遇上個反常的事,簽了字、畫了押的交易,被單方終止。得到的解釋更讓該企業啞巴吃黃連——“兩個專業選手犯了一個業余錯誤”?

涉事企業是西安一家售電企業,交易方為央企華電集團旗下的陜西瑤池電廠。雙方今年簽訂了一份超過20億度電的意向協議,兩月后,后者告知此前協議已無法履行。


超級大單突然無效

馬云曾說,水電氣是世界上最好的生意。因為任何時候都是剛需。在國內,水電氣他插不上手,最終馬云控制了電商的剛需——流量。

而李嘉誠轉戰英倫,率先入手的也正是水電氣這幾個行業。

在我國,居民日常用電,是從國家電網直接購買,國家電網則從各發電廠直接購買。工業用電也大多如此。

但事實上,除了用電高峰期,每家電廠的電量都有剩余。國家電網的統銷統購,明顯不利于電力系統效率的提升。于是,“電力直接交易”開始在全國試點推行。

這一模式下,用戶(一般指工業生產的用電大戶)可以直接從電廠購電,電網只收取輸配電等環節的相關費用。

既然是自由交易,作為交易撮合方的售電公司就此出現,吳風就在這樣一家民營售電公司。


今年5月中下旬,吳風所在公司與華電集團旗下瑤池電廠簽訂意向性協議,約定電量高達22億度,平均每度降價0.1元左右。

然而,8月初,陜西瑤池電廠卻通知售電公司,此前所簽的意向協議無法履行。

但吳風所在公司已經與下游用戶簽訂了協議。因為價格便宜,為取信客戶,還向下游部分客戶支付了交易保證金——據說這個優惠價格真的前所未有。

22億度電,幾億的生意,沒有經過任何協商,突然就要取消了,不僅損傷信譽,還要虧錢給下家,售電公司當然無法接受。

溝通未果后,售電公司向瑤池電廠發去律師函,同時向監管部門陜西省發改委反映情況。


簽約電量超出近十倍

對于售電公司的訴求,華電陜西公司方面則有截然不同的觀點。

該公司一位營銷負責人認為,雙方簽訂的本就是意向性協議,其中有兩個關鍵要素。其一,電量要以電網公司的校核數為準;其二,需經陜西省發改委組織的安全校核等環節在網站上公布。如果意向協議明確了生效條件,則只有在滿足生效條件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賣方當然也不想取消此前的協議。一切變化,起因于一份公告。

6月14日,陜西省發改委發布公告,規定:今年下半年的“電力直接交易”中,電廠售電上限不能超過裝機容量所對應交易規模的130%。

按照該項規定,瑤池電廠下半年可銷售額度最大為3.5億度左右。這與其和吳風所在售電公司簽訂的22億度協議相差甚遠——事實上,該公告之前,瑤池電廠已經簽訂了31.5億度的對外供電協議。

3.5億度,31.5億度,幾近十分之一。


瑤池電廠銷售時的胃口不是一般的大。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華電旗下在陜西電廠獲得市場份額較小,但下半年一開始,瑤池電廠就以較為優惠的價格大手筆拿單,這是典型的先抓住市場,后組織供給的行為。

在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中,這樣的行為本也很常見,反正電力市場的供大于求是常態。

但電力市場的“直接交易”尚在探索中。按規定,陜西全年預定的電力直接交易量為400億度,但參與試點的企業包括國電集團、華能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等央企旗下的發電廠。

瑤池電廠一家吃掉了自己可交易額度十倍的市場, 其他幾大電廠會作何反應呢?

9月11日,陜西省發改委公示中,瑤池電廠得到確認的有效成交量僅為3.58億度。這意味著還有將近20多億度電量沒有著落。


改革還需探索

看到這個結果,吳風心涼了半截。

但華電陜西公司上述營銷負責人稱,下半年規則發生了變化,這不是華電陜西單方面造成的,他認為,這是“兩個專業選手犯了一個業余錯誤”。

那么陜西省發改委為什么要出這樣一紙公告,設置發電企業售電上限呢?

陜西省發改委表示,該公告是充分考慮了陜西電網網架結構、電源支撐、系統調峰需要等實際情況,經與多方協商后制定的規則。同時,此舉的目的也是為了防止在陜西省電力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發電企業為搶奪電量而惡意競爭、導致價格劇烈波動等情況發生。

但廣大售電公司最關心的還是和下游簽訂的協議怎么履行?瑤池電廠賣不了那么多電,作為售電公司該怎么辦?

對此,陜西省發改委已經要求瑤池電廠將超出的電量退出。隨后,瑤池電廠也向陜西省發改委書面報送了退出電量涉及的用戶清單。


此后,經由多方面協商,吳風所在售電公司與瑤池電廠的僵局最終得到解決,剩余電量,二次交易解決一部分后,其余經與其他電廠溝通,多數得以解決。

然而,并不是每家售電公司都滿意這個結果。經歷此次波折后,部分售電公司流失了一些客戶。

回過頭來看,此次“售電波折”讓市場始料未及,也足以引發很多深思。

自2014年11月起開展電力直接交易工作至今,陜西共完成直接交易電量900億度,為參與的電力用戶節約購電費用35.6億元。

陜西能源富集,是全國排名前3的產煤大省。有煤就有電,陜西省內全國頂級發電集團布局的電廠云集,電力資源整體供大于求。

通過不斷改革降低電力成本,有利于社會各行業發展。但電力系統關系重大,改革非常復雜,以市場化為導向的直接交易如何才能最終實現,依舊需要不斷探索。


注:文中吳風為化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