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成都簡陽實施青年骨干農民培養工程的啟示

人民網 2018-12-18 22:55:56

5年培養4000余名青年骨干農民,從中選拔村“兩委”干部800余名,發展黨員和村后備干部均超千人,造就了一批簡陽本土鄉村優秀青年人才。

黨的十八大以來,成都簡陽市委打破身份限制,在農村就地取才、育才、用才,將青年骨干農民的系統性培養選拔作為基層黨建的重要內容。5年培養4000余名青年骨干農民,從中選拔村“兩委”干部800余名,發展黨員和村后備干部均超千人,造就了一批簡陽本土鄉村優秀青年人才,為“強化鄉村人才支撐,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探索出了簡陽模式。

農村“新老交替”亟待打造鄉村振興“青年軍”

成都簡陽市農村黨員2.8萬名,其中30歲以下占11%,50歲以上占65%,初中及以下學歷的黨員占7成以上。記者在靈仙鄉、石鐘鎮、青龍鎮等地走訪發現,農村黨員年齡知識結構老化成為基層黨建的最大短板,當地2013年換屆時甚至面臨“青黃不接”、選不出人的嚴峻局面。

靈仙鄉金漁池村是簡陽的貧困村,全村51名黨員平均年齡55歲。市司法局下派的第一書記李高洪說:“年齡和知識結構的老化,讓一些村的領導班子對當前農村新形勢、新業態嚴重力不從心,急需補充新鮮血液”。

另一方面,隨著消費升級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當前農村正吸引一批高學歷的青年農民返鄉創業。近年來,簡陽很多80、90后青年人陸續回鄉搞特色種養殖、農村電商、休閑旅游。

29歲的唐上華于2016年回到老家金漁池村創業。他利用自己大學本科電子商務專業知識,短短2年就打開了當地無花果、桃膠等特色農產品互聯網銷路,不僅自己的公司年收入20萬元,組建的合作社也帶動了30多戶鄉親增收。“農村需要新業態,我打算利用本地田園風光搞家庭親子農場,用場景消費來吸引游客。”唐上華說。在與部分返鄉創業青年交談時發現,不少人表示渴望在農村找到更大“舞臺”,不僅希望個人成功,更愿改變家鄉面貌,返鄉的他們渴望有一個合適的平臺來幫助自己。

中共簡陽市委書記趙春淦表示,針對農村“新老交替”的加速,簡陽從2014年開始系統推進青年骨干農民培養計劃,核心是打破身份限制,遴選“骨干”,五年的堅持為簡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了一支“青年軍”。

政治引領聚攏青年 黨旗凝聚鄉村振興“種子”

成都簡陽市委通過建立管理臺賬對每一名青年農民都做到知現狀、知想法、知去向,并在所有鄉鎮(街道)全覆蓋建立“青年人才黨支部”,在所有行政村全覆蓋增設黨組織青年委員,并兼任農民夜校(微黨校)副校長,利用生活閑暇時間集中政策宣講、技能培訓,在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技能素養的同時,有效把農村青年牢牢聚集起來。

“像這樣有具體的活動和定點的場所,以后青年人聚在一起的機會就更多了,大家能分享更多的創業經驗。”唐上華參加完“新青年·學習社”聯誼觀影活動后說。

為引導農村青年緊跟黨的步伐,簡陽市打造“青年之家”,依托全市“青年之家”旗艦店、形象店、社區店,不斷優化對青年骨干農民的服務,全面推行“新青年·學習社”,定期推送學習資料,贈送黨的理論書籍刊物,開展了一系列學習考察、研討交流、論壇沙龍、聯誼觀影等各類活動,為青年骨干農民搭建起有益的學習交流平臺。

簡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吳斌說,組織部門聚焦具有高中及以上學歷、35周歲以下、具有本市農業戶口或在本市鄉村創業青年農民,建立村、鄉、市三級遴選推薦制度,把發展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青年骨干確定為培養對象。

通過組織的培養,29歲的西南交大畢業生周魯在去年石鐘鎮黃連村換屆中,當選為該村歷史上最年輕的村委會主任。2018年1月,周魯創辦成立簡陽鑫聯創稻蝦養殖專業合作社,主要經營稻田養殖、銷售蝦、魚,吸納農戶30戶,生產經營面積達120余畝,年產水稻3.2萬斤,小龍蝦2.5萬斤,共計銷售收入達60余萬。

針對青年農民創業過程中對知識、信息和政策的需求,簡陽市在四川首創了“青年農民學院”,與成都廣播電視大學、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市團校)簽署支持辦學合作協議,打造教學實踐基地8個,采取社會多元主體捐贈和人才發展資金匹配的方式,成立不低于100萬元的青年農民創業發展基金,有重點、有針對性支持青年骨干農民創業發展起步、擴大規模生產。簡陽市財政今年還匹配30萬元,推薦74名優秀青年進入高校免費提升學歷和技能。

成都簡陽市青年農民學院常務副院長汪明說,要力爭到2020年,把簡陽市青年農民學院打造成為在四川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培養致富能手的基地、發展農民黨員的場所、孕育村級干部的搖籃、致力鄉村振興的典范”。

為加速人才聚集,簡陽市依托在外流動黨支部、駐外辦事機構、服務機構或商會、行業協會等,發現和回引一批外出優秀青年和農民工。每年春節、國慶等農民工集中返鄉期間,加大政策宣講,開展座談交流,主動上門服務,鼓勵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從中發現優秀青年,納入重點培養對象。特別是依托北京簡陽商會黨支部,建立省外先進發達地區示范培訓長效機制,成立創業導師團,帶領大家外出學習先進經驗,結對幫扶指導創業,幫助解決創業中的實際困難,大批青年創業信心明顯增強。

一顆顆年輕的心就這樣向黨組織靠攏,不少青年農民在回鄉之后紛紛提交入黨申請書。青龍鎮大松樹村31歲的唐瓊,先后兩次參加青年骨干農民培訓,培訓后她發起成立簡陽市永華葡萄專業合作社,種植生態有機葡萄70余畝,在鎮黨委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2015-2016年成功舉辦兩屆葡萄采摘節,實現經濟收入80余萬元,帶動當地農戶50余戶,全村剩余勞動力30余人實現本地就業。唐瓊的帶動作用得到了家鄉父老的認可,她于2016年入黨,今年先后當選成都市人大代表和簡陽市首位80后女性村主任。

趙春淦介紹,截至2018年10月底,簡陽培養的4000多名青年骨干農民中,已發展黨員1100多人,從中選拔村“兩委”干部870余名,有的鄉鎮黨員平均年齡下降了10歲左右,青年骨干農民正在挑起簡陽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梁。

立足長遠夯實農村執政基礎

成都簡陽市委今年出臺了《關于新形勢下加強青年骨干農民培養和使用的意見》,落實28條舉措,著力在土地流轉、證照辦理、商標注冊等方面提供綠色通道,在生產發展、管理經營中給予技術指導,在惠農貸款、產品銷路、科技成果申報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并遴選優秀青年骨干農民在工青婦和工商聯等組織中掛任重要職務。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正中認為,青年骨干農民在群眾中威望日益提升。這個群體是黨在農村的重要執政基礎,也是鄉村振興的“希望種子”,培養必須立足長遠,牢牢抓在黨的手中。 

責編 陳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青年 骨干 農民 培養 成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