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16 16:13:21
每經記者|張鐘尹 每經編輯|陳星
5月16日,財政部部長劉昆在《求是》雜志撰文表示,為彌補因大規模減稅降費形成的地方財力缺口,中央財政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今年安排對地方轉移支付超過7.5萬億元,力度是近幾年最大的。
劉昆在題為《加力提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的文章中指出,減稅降費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關鍵之舉,也是一項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重大改革,對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優化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具有重要作用。
劉昆指出,今年減稅降費政策以減稅為主,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重點降低作為國民經濟骨干支撐的制造業和吸納就業主力軍的小微企業稅負,主要包括增值稅改革、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降低社保繳費等。一項項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地,給人民群眾送去了“大禮包”。
他強調,今年將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這被稱為“史上規模最大的減稅降費”。目前主要減稅降費政策和措施都已明確,關鍵是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落實,密切跟蹤、及時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加大督查和監督力度,讓企業和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如何應對減稅降費帶來的財政減收?劉昆指出,為彌補因大規模減稅降費形成的地方財力缺口,中央財政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今年安排對地方轉移支付超過7.5萬億元,力度是近幾年最大的。同時,根據當前經濟形勢和各方面支出需求,擴大財政支出規模。
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超過23萬億元,增長6.5%;赤字2.76萬億元,赤字率由2.6%提高到2.8%。此外,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2.1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8000億元。
此外,劉昆強調,面對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帶來的財政減收,為保障財政政策更好發揮作用、確保年度預算平衡和既定財政政策落實,各級政府必須帶頭過緊日子,始終堅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要把過緊日子作為財政工作長期堅持的方針,切實貫徹和體現到財政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