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17 11:18:24
從動態角度看,中國集成電路市場在全球份額中的占比仍在不斷增加,從2000年的7%開始,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46%。
每經記者|陳鵬麗 每經編輯|徐斐
2019世界半導體大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鵬麗 攝
5月17日至19日,2019世界半導體大會在“芯片之城”南京舉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于燮康出席大會時表示,中國的集成電路產品進口額逆差仍在擴大,逆差已突破2000億美元,達到2274.2億美元,同比增長17.47%;集成電路產品進口量逆差達2004.7億塊,同比增長16.20%。集成電路產品仍然為我國單一最大進口商品。
于燮康透露,2018年世界經濟溫和增長,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在經受貿易單邊主義沖擊的情況下,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CSIA)數據,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達6532億元,同比增長20.7%。其中,集成電路設計業銷售收入為2519.3億元,占產業總值的38.6%,居三業之首;集成電路晶圓業銷售收入為1818.2億元,占產業總值的27.8%;集成電路封測業銷售收入為2193.9億元,占產業總值的33.6%。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產品產量超過1700億塊。
于燮康向每日經濟新聞等在場媒體表示,中國的集成電路產品進口額逆差擴大,是因為IT終端產業快速發展、應用領域擴大,需要大量的集成電路。據統計,中國的移動手機已占據全球40%份額,平板電腦、液晶電視、筆記本電腦分別占據全球市場35%、35%、25%的市場份額。從動態角度看,中國集成電路市場在全球份額中的占比仍在不斷增加,從2000年的7%開始,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46%。
“中國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最大的消費市場,盡管半導體產業的海外并購遇到了一定阻力,但增強了自主研發的決心、凸顯建立完整自主產業鏈的重要意義,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崛起將勢在必行。”于燮康說道,目前國際上幾乎所有大型半導體公司均在中國有產業布局,比如英特爾以90億元投資入股紫光展銳、美國高通與大唐等合資成立瓴盛科技等,充分表明半導體產業國際間的合作關系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