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12 20:07:19
8月12日,銀保監會披露2019年二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數據顯示,上半年商業銀行凈利潤1.13萬億元,同比增長6.5%。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盧九安
圖片來源:攝圖網
8月12日,銀保監會披露2019年二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
數據顯示,二季度末銀行業資產同比增長8.2%,二季度末商業銀行(法人口徑)不良貸款率1.81%,上半年商業銀行凈利潤1.13萬億元,同比增長6.5%;保險公司總資產19.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17萬億,增長6.4%。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9年二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281.58萬億元,同比增長8.2%。其中,大型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114.4萬億元,占比40.6%,資產總額同比增長8.3%;股份制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49.79萬億元,占比17.7%,資產總額同比增長8.4%。
利潤方面,2019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13萬億元,同比增長6.5%。商業銀行平均資產利潤率為1.00 %,較上季末下降0.02個百分點;平均資本利潤率13.02%,較上季末下降0.22個百分點。
金融服務方面,2019年二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余額35.63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0.7萬億元,同比增長26.6%。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同比增長為16.9%,比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出4.8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有所上升,2019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法人口徑,下同)不良貸款余額2.24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781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81%,較上季末增加0.01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表示,上半年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撥備覆蓋率等重要指標仍舊處于國際上的良好水平,在穩健的貨幣政策環境下,銀行流動性水平也保持穩健狀態。
“在去杠桿以及外部壓力增大的環境下,中小銀行受到的壓力通常會比一些大型銀行要大一點。”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但是總體來看,無論是它的資產質量還是盈利的水平以及總體的流動性的狀況,都是比較平穩的,整體平穩的態勢還是比較清楚的,還是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除卻銀行業,銀保監會還發布了保險業相關數據。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原保險保費收入2.55萬億元,同比增長14.2%。具體來看,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5893億元,同比增長8.29%;人身險保費收入19644億元,同比增長16.05%。
中銀國際分析稱,上半年保險行業原保費收入增速14.2%,健康險為拉動行業保費收入增速主力。數據顯示,健康險1-6月實現原保費收入3976億元, 同比增長31.7%,健康險延續高增長趨勢。
有業內人士表示,健康險之所以被各家險企看好,其原因是健康險貢獻的新業務價值最高。新業務價值(NBV)是指保險公司潛在的業務具有的價值,新業務價值增長是各家公司對管理層當年考核的最重要KPI之一。而完成新業務價值增長主要靠高價值率的保障型產品健康險來實現,因此保障型業務的必要增長是實現新業務價值增長要求使然。
截至上半年末,保險公司總資產19.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17萬億,增長6.4%。其中,產險公司總資產2.3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5%;人身險公司總資產15.8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8.3%;再保險公司總資產4090億元,較年初增長12.1%;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總資產592億元,較年初增長6.2%。
“年初以來,保險資金投資股市力度加大,6月底股票和基金投資余額較年初增長2690億元,舉牌上市公司現象也屢見報端。”中航證券分析稱,隨著科創板正式運行,在政策支持及投資品種擴大的環境下,將有利于險資擴大權益類投資規模,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實現穩定收益,相應險種也將迎來增長動力,險資入市的長期利好前景值得期待。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