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05 21:11:19
每經記者|邊萬莉 每經實習編輯|劉野
9月5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召開全國金融形勢通報和工作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金融委主任劉鶴指出,當前,國內外經濟金融面臨新形勢,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要增強憂患意識,善于化危為機,認真辦好自己的事,促進經濟金融穩健運行。我國經濟基本面長期向好,居民儲蓄率高,微觀基礎充滿活力,重要金融機構運行穩健,宏觀政策工具充足,監管體制機制健全,防范化解風險經驗豐富,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有條件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
圖片來源:中國政府網網站截圖
劉鶴強調,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金融委統一指揮協調下,壓實金融機構、地方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門的責任,做好各項金融工作。金融機構要強化主體責任,一手抓服務實體經濟,一手抓風險化解,克服順周期思維,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信貸投放力度,對產品有市場、有效益、管理好但資金緊張的企業積極予以信貸支持,與實體經濟同舟共濟;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完善公司治理,加強內部管理,強化激勵約束機制,鼓勵擔當、創新和風控,對真正支持實體經濟的要加大獎勵力度。
劉鶴進一步指出,地方政府要強化屬地風險處置責任和維穩第一責任,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意識,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有效打擊各類非法金融活動,防止發生群體性事件;完善地方金融監管體制,建立風險管控長效機制。
他還表示,金融管理部門要強化監管責任,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下大力氣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加強金融與財政政策配合,支持愿意干事創業、有較好發展潛力的地區和領域加快發展;支持銀行更多利用創新資本工具補充資本金,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制造業、民營企業中長期融資;穩妥化解局部性、結構性存量風險;加快補齊監管制度短板,大幅提高違法違規成本;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支持,落實好各項開放舉措,以開放促進改革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