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06 19:23:48
今年以來A股這個“賽馬場”中目前跑得最快的那匹“馬”,既不是受益疫情需求的醫藥,也不是站在風口的半導體,更不是最近才開始大漲的券商股,竟然是這個公認受疫情影響的“慘業”。提到這個“慘業”,再聯想到今年疫情的大背景,一般的投資者可能會直接選擇放棄,不過市場的主力資金卻有絲毫不松手的意思,至今還在持續對該主題進行挖掘……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謝欣
近幾日,A股市場迎來了讓不少市場人士“大呼過癮”的井噴行情.從最近券商開始增長的開戶數據來看,前期“踏空”的部分投資者開始爭先恐后地跑步進場。
在行情到來的時候,投資者都想騎上一匹跑的最快的“馬”體驗一把“牛市得意馬蹄急”的快感。
然而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今年以來A股這個“賽馬場”中目前跑得最快的那匹“馬”,既不是受益疫情需求的醫藥,也不是站在風口的半導體,更不是最近才開始大漲的券商股,竟然是這個公認受疫情影響的“慘業”。
提到這個“慘業”,再聯想到今年疫情的大背景,一般的投資者可能會直接選擇放棄,不過市場的主力資金卻有絲毫不松手的意思,至今還在持續對該主題進行挖掘……
今年以來,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休閑旅游行業跌入歷史谷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平日在和朋友交流的時候時不時會聽到類似于“***做旅游的,今年基本處于失業狀態了”“我原來今年出國旅游的計劃又取消了,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出國”的聲音。
雖然今年以來旅游業和影視、影院等行業一樣堪稱“慘業”,不過到A股市場看,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據Choice數據顯示,截至今日收盤,在102個申萬二級行業中,旅游綜合行業竟然以97.3%的漲幅 高居所有行業首位,把今年以來的幾大熱門行業如醫藥、半導體、互聯網等都甩在了身后,更是遠遠跑贏最近飆升的券商行業。
值得一提的是,與最近幾天醫藥與券商之間的“蹺蹺板”現象相比,前期已經漲幅巨大的旅游業今天居然還和正在風口上的券商行業飚起了“漲停”,可見主力“意志”之堅定。截至今日收盤,證券行業、旅游綜合行業分別上漲9.72%、9.54%。
另據Choice數據統計,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今年以來主力資金凈流入排名第一的則是旅游行業所在的休閑服務行業,而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等行業都處于主力資金大幅凈流出的狀態。其中,今年4月、5月,休閑服務還是主力資金唯一凈流入的大行業。
旅游綜合指數(代碼801214)成分股
其實,主力資金今年來對旅游行業持續追捧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旅游綜合(代碼801214)指數為例,在該指數的12只成分股中,今年以來真正有表現是中國中免、凱撒旅游、眾信旅游3只個股,其他的個股大多跑輸大盤。
而造成行業內部分化如此巨大的原因是,中國中免、凱撒旅游、眾信旅游都是免稅概念股,而其他個股依然還是單純的旅游概念。
此前,關于王府井獲得免稅牌照的傳聞在市場上傳得沸沸揚揚。而僅是這一則傳聞就可以讓股價蟄伏許久的王府井在沒有利好公告的背景下,實現股價快速翻番,可見近期市場對免稅主題的熱衷。
今日在免稅行業龍頭中國中免強勢漲停的帶動下,免稅板塊的眾多概念股更是迎來了漲停潮。
免稅作為一個政策性行業,其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加持。
6月29日晚,經國務院同意,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明確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細節并將自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而這一政策也被機構解讀為行業的一大利好,據東吳證券社服團隊分析,相比此前政策,本次新發布的《公告》主要政策調整包括:(1)免稅購物額度從每年每人3萬元提高至10萬元;(2)離島免稅商品品種由38種增至45種,新增電子消費產品、酒類(不包括白酒)等;(3)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規定;(4)以額度管理為主,大幅減少單次購買數量限制的商品種類;(5)鼓勵適度競爭,具有免稅品經銷資格的經營主體均可參與海南離島免稅經營;(6)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明確參與倒賣、走私的個人、企業、離島免稅店將承擔法律責任。
而之前在行郵稅和單次購物件數限制背景下免稅購物客單價處在較低水平,今年一季度免稅行業客單價僅4600元,免稅額度仍未得到充分使用。東吳證券社服團隊認為,本次細則取消行郵稅額度限制后,再疊加額度和件數的大幅放開將有效打開增量空間,有望大幅拉動客單價的提升,使10萬元免稅額度得到充分的使用。
此前落地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也提出“放寬離島免稅購物額度至每年每人10萬元,擴大免稅商品種類”。
綜合這些因素,機構認為,新政策將充分釋放離島免稅增量空間,在免稅業內具有先發優勢的中國中免,和具備免稅經營資質的行業新晉者如格力地產、王府井等有望享受行業增量發展空間。
回顧免稅行業的發展史,自2011年4月我國開始試行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據海關統計,截至2019年底,累計購物1631萬人次,免稅銷售額538億元。
近期,某國內免稅行業龍頭企業在接受機構調研時,對未來免稅行業的發展格局做了展望,該企業表示:首先這個行業(免稅行業)有足夠的發展空間,面對的主要消費客群是中國消費者,在國家積極引導和促進海外消費回流背景下,免稅政策也是重點出臺,這是對消費回流的很大促進。新的免稅政策出臺,應該能夠很好地滿足擴大內需、平衡海外奢侈品購物增長帶來的旅游服務貿易逆差。由于免稅市場足夠大,而且隨著政策越來越好,會讓離島免稅業務規模更大,這也會帶來越來越多的增量市場。
此外,在調研中,企業和機構還多次提到了國人市內免稅店政策,如果未來相關政策放開也將對免稅行業構成催化。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今日指出,市內免稅市場蛋糕巨大,隨著政策放開,逐漸從拼牌照過渡到拼運營階段。若政策放開,市內免稅+離島免稅到2023年估算有望達到859億元,利潤172億元的規模。
海通證券社服團隊也看好我國市內免稅發展潛力:①消費場景:相比韓國市內免稅占比達81%,我國市內免稅份額不足25%,空間廣闊。②政策:針對國人的離境市內免稅政策有望于年內落地,增量可期。
中國中免(原中國國旅):國內免稅行業龍頭,2019年公司剝離了旅行社業務,聚焦免稅行業。今年公司收購了海免公司,進一步擴大了免稅業務的版圖。今年6月29日起,公司名稱由中國國旅變更為中國中免。
格力地產:擬收購珠海免稅100%股權。珠免擁有近30年的免稅經營經驗并和海航達成戰略合作,有足夠的經驗和資源參與海南離島免稅市場。
王府井:公司于6月10日發布公告披露已取得免稅品經營資質,也符合離島免稅市場參與資格。
凱撒旅業:去年以來,公司先后參股中出服天津、江蘇、北京市內免稅店,涉水免稅,今年通過總部遷址三亞,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免稅平臺層面強化與三亞市政府等的合作,強化其海南旅游布局。
另據觀察,最近開始逐漸被市場挖掘的免稅概念股還有百聯股份、首商股份、綠地控股、豫園股份、廣百股份、平潭發展、深物業A、海汽集團等。
首商股份:與王府井同屬首旅集團旗下。
平潭發展: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吳志明建議,賦予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離島旅客實施免稅購物政策。
深物業A:近期深圳免稅集團總裁一行曾到深物業集團考察交流。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司是否涉足免稅行業目前大多還未坐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