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30 19:08:40
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吳永久
就在兩天前中原證券發布的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87%,這與其他券商紛紛中報報喜形成了較大的反差,而今日公司又遭遇“利空”。
去年7月,中原證券2.4億元資管產品“踩雷”閩興醫藥應收賬款融資,公司董事長甚至還親自帶隊到河南省公安廳報案一事曾引發業內的廣泛關注。
一年多之后,此事再起波瀾。今日下午,中原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一連“吃”到河南證監局發出的多張罰單 ,而這些罰單的來由都與去年閩興醫藥資管產品爆雷有關。
去年7月,中原證券2.4億元資管產品“踩雷”閩興醫藥應收賬款融資,公司董事長甚至還親自帶隊到河南省公安廳報案一事曾引發業內的廣泛關注。
事實上,據《每日經濟新聞》去年的報道,中原證券早在去年5月就已將旗下兩款資管產品“踩雷”閩興醫藥應收賬款融資一事告知了相關投資者。
截圖自8月30日中原證券公告
雖然事件已經過了一年多,但還是逃不脫監管層的處罰。今日下午,中原證券公告為此事“吃”到了河南證監會發出的多張罰單:
公司于2020年8月28日收到河南證監局《關于對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實施責令改正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關于對張愛民實施出具警示函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關于對朱建民實施出具警示函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關于對王曉剛實施出具警示函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及《認定為不適當人選事先告知書》。
其中,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的主要內容為,河南證監局發現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存在以下違規問題:一是對投資標的的真實性核查不足,盡職調查缺失;二是債券交易管控存在漏洞;三是投資運作違反合同約定的投資策略;四是未能有效規避利益沖突。根據有關規定,河南證監局責令中原證券對上述問題予以改正,并要求公司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整改并開展內部合規檢查,于2020年10月31日前就整改完成情況及合規檢查情況向河南證監局提交書面報告。
而從公告來看,上述資產管理業務存在的違規問題都與公司兩只投向閩興藥業的集合資管計劃盡職調查存在缺失,未能發現應收賬款的真實性存在問題等因素有關。
另外,上述被出具警示函的張愛民、朱建民、王曉剛均為中原證券的相關負責人,朱建民作為時任分管高級管理人員,王曉剛作為時任總裁助理,分管資產管理業務,張愛民作為時任資產管理業務部門負責人。據證券業協會官網顯示的,這三人目前應仍然在中原證券任職。
而根據行政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的內容,中原證券投向閩興藥業的集合資管計劃的2名投資經理將受到更加嚴厲的處罰。
截圖自8月30日中原證券公告
據披露,河南證監局發現,公司投資經理姜東、趙陽因未履行勤勉盡責義務,對此事負有直接責任。
按照《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河南證監局認定姜東、趙陽為不適當人選,并責令在決定做出之日起 1 年內不得擔任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投資經理等職務或者實際履行上述職務。要求中原證券在收到認定為不適當人選決定書之日起 30 個工作日內,作出免除姜東、趙陽職務的決定,并在作出決定之日起 3 個工作日內向河南證監局書面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中原證券今日在公告中表示,在資產管理業務非標融資項目出現風險后,公司高度重視,已全面停止開展此類非標融資業務。
最近,在消息面上,中原證券可謂“利空”頻出。就在2天前,公司發布的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同比下降2.89%,凈利潤則同比大幅下降87%,這與其他券商紛紛中報業績報喜形成了較大的反差。
據公司披露,導致今年上半年公司業績下滑的主要因素為自營及境外業務收入同比下降,計提減值準備同比增加。
據中報披露,今年上半年,公司自營業務實現收入0.5億元,同比減少1.85億元。而同期,業內多家券商的自營業務都成為今年上半年增收的主力。
此外,上半年公司境外業務實現收入-0.45億元,同比減少1.27億元。與此同時,上半年公司信用減值損失增加6003.59萬元,增幅74.7%,主要為股票質押業務預期信用損失增加。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