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18 12:04:30
每經編輯|杜宇
10月16日晚間,聚燦光電公布關于公司股東股份減持計劃的預披露公告。在首發股票部分限售股于10月16日上市流通后,聚燦光電收到6名股東提交的《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擬合計減持不超過2624.18萬股,占總股本比例不超過10.08%。
四季度來臨,多家公司公布減持方案,然而減持比例超過10%的減持計劃,令市場大呼意外。值得注意的是,在6名股東中,景福投資幾乎接近“清倉式減持”,擬減持數量不超過1561.61萬股,占其持股的94.93%,占總股本比例6%。潘化榮、孫永杰均擬減持不超過520.54萬股,占總股本2%;王輝、劉少云等三人減持數量相對較少。
10月13日晚間,聚燦光電曾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解除限售股份數量1.43億股,占總股本55.074%。申請解除該部分股份限售的股東名單即包括:潘華榮、孫永杰、京福投資、知濤投資。
公告一出,股吧炸鍋了,有股民吐槽10個跌停,有股民表示這是最牛股東啊,減持10%多,請問誰敢買。
股吧里也有不同的聲音,有股民理性分析:“減持最大的是投資公司,人家賺錢了,當然減持。實控人的2%也算正常量,因此周一恐慌下跌是必須的,就是看承接力度如何”。
有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易向聚燦光電提問稱,“貴司實際控制人和高管均表示近期要減持,是有哪里要用錢嗎?”不過,聚燦光電對此語焉不詳,僅回答稱“系個人資金需求”。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聚燦光電自2017年10月上市以來,其股價長期低迷,2019年1月底觸及8.28元的歷史低谷,隨后股價雖有反彈,但前景并不明朗。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初,在第三代半導體概念股領漲A股市場、MiniLED概念火熱之際,9月3日至9月14日,聚燦光電股價斬獲4個漲停板,股價階段性漲幅高達125.98%,不到兩周即實現股價翻倍。
為此,深交所向聚燦光電下發關注函,要求聚燦光電說明其股價近期漲幅與經營業績等基本面情況是否匹配,是否存在違反公平披露原則的事項,以及董監高、持股5%以上股東等買賣股票情況及減持計劃等。
截至2020年6月30日,聚燦光電有股東數24724。
近期披露股東大比例減持計劃的當屬亞光科技。9月9日晚間,公司公告,亞光科技發布公告,近日分別收到控股股東湖南太陽鳥控股有限公司、嘉興銳聯三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天通控股、北京浩藍瑞東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及其一致行動人北京浩藍鐵馬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告知函,上述各股東合計擬減持亞光科技股份比例不超過25.08%。
9月10日,公司股價封死跌停,9月11日,下跌10.95%,2天下跌28.76%。這引發了一下股民的強烈不滿,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表示,“貴公司一些股東清倉式減持是否遵照交易所規定執行,是否思考過公司天量減持后對二級市場的沖擊影響,公司大股東純粹為了上市圈錢嗎?
也有股民吐槽: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公司股東減持出現,公司股價就會受到影響。柏楚電子、西部超導9月發布減持公告后,公司股價未受影響,其中柏楚電子近期股價不斷創新高。
據券商中國,對于股東大比例減持和股價的關系,有業內人士指出,首發股份減持屬于正常市場行為,對上市公司股價的判斷還是要結合基本面和市場環境整體評價。然而,對于業績不佳股價反而飆升的個股,清倉式減持的行為需要格外注意。
每日經濟綜合券商中國、每經網、股吧、上市公司公告
(每經App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或者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