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10 18:53:31
每經記者 張卓青 北京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易啟江
12月10日,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在京發布了《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展望了明年中國宏觀經濟和金融形勢,并預測明年的經濟增速將達到9%左右,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在6成以上,在宏觀政策方面將會出現緊信用、穩貨幣、寬財政的政策組合。
另外,《報告》指出明年A股股市的收益率絕對不會像過去兩年那么激動人心,建議投資者短期應放低收益率預期,中長期可布局“十四五””雙循環新格局下的消費升級、經濟數字化轉型等投資機會。
報告發布現場
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報告》預測2021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會顯著加快,且走勢前高后低。預計明年全年經濟增速將將達到9%左右。在這當中,消費將成為經濟復蘇的強大動能,預計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在60%以上,而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有所下降。
截圖來源:交行《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具體細分到拉動宏觀經濟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出口來看,在消費方面,《報告》表示2020年消費是三大需求中表現最弱,而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明年消費的明顯反彈是可以預期的,預計2021年消費增速將顯著回升到13%左右。餐飲等線下消費將成為消費恢復的主要力量,汽車類消費將明顯回暖。
投資方面,制造業、基建和房地產三大類投資增速都將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制造業投資將顯著上升、基建投資將適度加快、房地產投資不會明顯走弱。綜合判斷,預計2021年固定資產投資將增長8%。
出口方面,短時間內海外對我國出口仍有依賴,2021年上半年我國出口份額不會驟降;隨著海外疫苗的普及和產能的逐步恢復,疊加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半年我國出口增速可能走弱。
截圖來源:交行《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今年以來,為應對疫情沖擊,央行進一步加大了逆周期調控力度,貨幣社融增速大幅提升,《報告》預測今年全年的廣義貨幣流通量(M2)增速將達到10.5%,創下近3年的新高。
而目前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到疫情前,前期應對疫情沖擊的逆周期調節政策也將逐步回歸到常態。《報告》指出,2021年宏觀政策將是緊信用、穩貨幣、寬財政的組合。
緊信用:
一是2020年上半年企業信貸增長較多,且期限偏短,加上許多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2021年這部分企業貸款都面臨還本付息的壓力,或出現內生性“緊信用”;
二是2020年因為經濟增速下行及信貸多增,宏觀杠桿率出現明顯上行,為穩定宏觀杠桿率,2021年需要控制信用進一步擴張;
三是隨著經濟快速恢復,貨幣政策寬松不再加碼,本身也會有“緊信用”的效果;
四是樓市“三道紅線”及信用債違約事件等也會使得整個融資環境趨于謹慎。預計2021年信貸和社融增速都會從2020年的13%左右回落至11%左右。
穩貨幣:
從貨幣供給的三個渠道而言(信貸、財政赤字、外匯占款),2021年M2增速可能都面臨放緩壓力。預計明年M2增速將回落至9%左右。
但為了維持市場流動性的合理充裕,預計央行仍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投放流動性。明年全面降準降息的概率都不大,但不排除仍有定向降準投放流動性定向支持中小微企業及制造業的可能性。
寬財政:
明年的財政政策相比與今年肯定不會再有特別國債的發行,赤字率應該也會從3.6%以上回歸至3%左右,財政赤字額度大概在3.4萬億元左右,地方專項債的發行規模應該也會有所縮量。
但因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元年,許多“十四五”時期的重大項目可能需要開工建設,財政支出必須保持一定力度。同時為了避免緊信用的自我強化,也需要財政政策維持擴張的態勢。
而且從穩宏觀杠桿的角度而言,企業和居民個人杠桿率上升空間都有限,但中央政府仍有加杠桿空間。
總結完對宏觀經濟以及政策的預測后,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最關心的還是如何在目前復雜又多變的經濟金融形勢下做好資產配置與投資,《報告》也闡述了對于明年股市、債市、匯市、黃金等投資標的的市場展望。
首先來看債市,《報告》對于債市的看法是:利率易上難下,難有趨勢性行情。經濟復蘇疊加政策邊際收緊,國債收益率難有明顯下行。美國經濟復蘇或將推高美國國債利率,也將繼續縮小中國國債收益率的下行空間。整體而言,明年的債券市場可能是一個區間震蕩的格局,難有明顯趨勢性行情。
截圖來源:交行《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在股市方面,《報告》的建議短期應放低收益率預期,中長期可布局“十四五”。交行發展研究部副總經理、首席研究員唐建偉指出,從2000年之后,中國A股從來沒有連續上漲超過兩年。過去兩年A股都是上漲的,如果根據歷史經驗來判斷的話,明年的收益率絕對不會像過去兩年那么激動人心。
截圖來源:交行《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隨著疫情消退,前期因為抗疫而推出的寬松財政和貨幣政策已經開始逐步退出。預計2021市場的剩余流動性是偏于減少的,不支持股票市場再出現趨勢性行情。
中長期而言,建議投資者可提前布局“十四五”雙循環新格局下的消費升級(大消費、品牌消費)、投資提質(新能源、核心技術突破、國產替代)、區域經濟重構(核心區域、新型城市化)、經濟數字化轉型(新基建)的投資機會。
在匯市上,《報告》明確指出,人民幣并未進入升值周期,雙向波動仍是常態。整體看,明年人民幣匯率仍將保持雙向波動升值的特征,而非單邊行情,延續今年穩中略升的趨勢,《報告》預計人民幣匯率維持在[6.3,6.7]波動區間,匯率升值幅度將小于今年。
另外,在黃金投資方面,因為疫情消退導致避險需求下降,金價或將震蕩走低。基于2021年全球經濟復蘇的大背景,前期驅動金價上行的避險情緒和超寬松政策預期弱化,因此《報告》判斷明年黃金可能會震蕩走低。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卓青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