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2-15 15:23:51
◎銀河證券研報指出,軍工板塊進入蓄勢期,調整意味著機會。
◎過去五年,在軍民融合發展和資產證券化持續推進下,板塊新增60家以上標的,一批賽道優良、經營治理過硬的軍工企業上市,軍工股票池騰籠換鳥。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葉峰
2020年7月至今,軍工行業短期漲幅較大,獲利盤較多,出現震蕩和調整是正常的,市場較為關注的是目前軍工板塊的邏輯是否發生了變化?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實際上A股這段時間,大部分行業都出現調整。軍工行業跌幅較大,如果說以前沒有業績,下跌殺估值無話可說。但基本面有這么大的變化,業績逐漸兌現的情況下出現這么大的回調和波動,那原因還是值得深思的。實際上軍工行業對流動性是非常敏感的行業,因此軍工板塊的回調是對流動性問題的過度反應。優質賽道強者恒強的格局沒變,軍工板塊進入蓄勢期,調整意味著機會。
從宏觀到微觀,透析軍工板塊投資機會
1)宏觀層面,外部環境的復雜化,我國面臨復雜的安全威脅和挑戰,推進國防建設的決心不會變,正如國防部在2020年11月26日答記者問時所說: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要求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在“十三五”時期躍上了新的臺階,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國防實力與之相比還不匹配,與我國國際地位和安全戰略需求還不相適應。
2)中觀層面,訂單采購模式和軍工集團改革均出現了較大變化,部分主戰裝備訂單從過去每年采購三年滾動到五年訂單一次下達,這讓行業增長的確定性非常強。新型主戰裝備進入批產期,后續采購列裝將快速推進;隨著地緣局勢緊張,亟需進行戰略儲備,十四五期間武器裝備采購有望大幅提升,尤其是具備消耗品屬性的導彈。軍費穩定增長、裝備費占比提升,2020年,國防軍費預算1.27萬億元,符合預期。2017年我國裝備費占軍費的比重為41.1%,近年來該比例不斷提升,表明武器裝備采購力度逐步增長。
3)微觀層面,具體到公司的業績,2020年軍工行業重點上市公司業績保持中高速增長。近期一批標的披露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以元器件、原材料、零部件企業為代表的上游企業率先反映行業需求景氣度,比如新雷能同比增80%-100%,火炬電子55%-65%。首創證券研報觀點認為,從近期軍工企業發布年度業績預告來看,78%的公司實現了業績正增長,行業總體增長趨勢明顯。從業績預告及平均增幅可知,相比以往軍工企業業績兌現堅挺,行業蓬勃向上發展態勢不改,軍工黃金爆發期已經到來。
基金持倉占比再提升,堅守優質賽道
目前來看,軍工估值仍處于歷史中樞位置,基金重倉持股比例仍然較低,軍工行業估值提升仍有較大空間。從基金重倉持股角度看,2020年四季度全基金軍工重倉持股比例為2.97%,環比三季度再次增加0.37個百分點,軍工重倉持股比例連續兩個季度回升。銀河證券研報指出,基金持倉占比再提升,繼續堅守優質賽道?;疖姽こ謧}占比指標環比提升0.5pct至2.4%,但相較于2015年7.4%的高點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未來持續走高可期。銀河證券研報指出,持倉集中度環比提升4.3pct,馬太效應再次凸顯,優質賽道,強者恒強的配置格局沒有明顯變化。
興業證券研報觀點指出,軍工板塊自2015年上一輪牛市高點以來持續下行,2020H1末主流軍工標的估值回落至2020PE25倍-45倍區間。過去五年,在軍民融合發展和資產證券化持續推進下,板塊新增60家以上標的,一批賽道優良、經營治理過硬的軍工企業上市,軍工股票池騰籠換鳥。展望未來五年,數十家企業有望呈現年均30%復合業績增速,橫向比較成長優勢顯著。盡管2020H2以來相當一批標的實現可觀漲幅,但以產業鏈中上游企業為代表的大部分標的PEG仍處于1倍-1.5倍之間,仍處于相對合理區間。
軍工板塊進入蓄勢期,調整意味著機會
興業證券研報觀點指出,當前軍工行業需求穩步釋放,基本面不存在顯著利空,流動性收緊預期帶來的情緒降溫是主要因素;銀河證券研報指出,軍工板塊進入蓄勢期,調整意味著機會。首先是年報預增喜人,行業景氣度逐步兌現。行業自2020Q2迎來提速換擋的拐點后,持續的高景氣度正在逐步兌現。2020年出現兩波軍工行情,7月份第一波行情上漲61%(歷時1.5個月),8月中旬開始累計調整3個月,幅度約23%,11月中旬迎來年內第二波行情,上漲幅度約40%(歷時2個月)。
2021年1月初以來,軍工板塊自高點已累計回調18.5%,估值風險釋放較為充分,我們認為軍工板塊進入蓄勢期,進二退一或是未來常態。在行業景氣度無憂的背景下,調整意味著機會。短期市場波動不改行業整體向上態勢,近期軍工板塊震動較大,部分個股下跌明顯,主要是受到資金的影響,軍工部分高貝塔子版塊估值下調明顯。后期隨著流動性的恢復,二月會逐漸呈現市場修復的行情,軍工“十四五”整體蓬勃發展趨勢不改,近期回調適合加倉行業龍頭及關鍵原材料、電子元器件供貨商個股,“十四五”景氣向上趨勢不改。
“兩條主線”和“兩個賽道”不變
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這場變局,《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對國防領域定調之高較為罕見。隨著“十四五”期間武器裝備量價質齊升,行業發展將迎黃金時代,展望2021年乃至未來五年,軍工行業產業鏈各環節擴產有序、競爭格局穩定,相關企業將充分享受行業需求拉動的紅利,獲得可觀的業績兌現。武器裝備對配套企業形成了較強的資質、認證壁壘,漫長的研制周期降低了產品迭代速度,進一步提高了準入門檻。航空產業鏈、無人機產業鏈、導彈產業鏈以及新材料和元器件產業鏈將深度受益。
兩條主線是:軍機產業鏈和導彈產業鏈。兩個賽道是:信息化和新材料。軍機和導彈是十四五期需求最大、彈性最大的方向,這點應該是市場共識。主機廠繼續看好龍頭企業的戰略性、稀缺性、長期性,享受長期折現定價,短期可以容忍較高估值。其中航發動力是國內航空發動機唯一供應商,軍機放量+國產替代+半消耗品屬性,且是國內外技術差距較大,未來最有發展潛力的領域。中航沈飛是戰斗機唯一上市公司,在軍機中戰略地位最高,企業已做股權激勵,挖潛空間大。
洪都航空是航空工業集團下屬教練機生產基地,公司依托洪都集團的研發基礎,2019年公司與洪都公司進行資產置換,承接了集團教練機總體和空面導彈總體業務,形成教練機+導彈防務業務雙主業,目前下游需求旺盛;另外保持穩定增長的軍工上游電子元器件廠商鴻遠電子、宏達電子、振華科技、中航光電等;此外高端原材料領域建議關注碳纖維復材及鈦合金優質賽道,中航高科、光威復材、西部超導細分龍頭。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