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26 18:55:42
愛奇藝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龔宇表示,愛奇藝聯合其他平臺始終堅持與行業不正之風劃清界限,抵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抵制偷稅漏稅,并取消了未來幾年的偶像選秀節目和任何場外投票環節。每經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今,三大平臺累計推出了近10檔此類綜藝,在此催生下,飯圈、節目本身、偶像市場均出現畸形發展。
每經記者|溫夢華 每經編輯|董興生
火爆了多年的偶像選秀節目,最終還是走向了落寞。
8月26日,#愛奇藝將取消未來幾年偶像選秀節目#登上微博熱搜第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8月25日,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中國視協電視藝術工作者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工作座談會,重點針對飯圈文化、粉絲經濟、流量明星等問題進行研究探討,推進電視界行風建設、加強行業引領相關舉措。
會上,中國視協理事、愛奇藝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龔宇表示,愛奇藝聯合其他平臺始終堅持與行業不正之風劃清界限,抵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抵制偷稅漏稅,并取消了未來幾年的偶像選秀節目和任何場外投票環節。
每經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今,三大平臺累計推出了近10檔此類綜藝,在此催生下,飯圈、節目本身、偶像市場均出現畸形發展。
“我們將取消偶像選秀類節目和場外網絡投票環節,堅守平臺責任,抵制飯圈不良風氣,為用戶創建和維護健康清朗的網絡視聽環境。”在#愛奇藝將取消未來幾年偶像選秀節目#登上微博熱后,愛奇藝官方向每經記者回應。
這也意味著,未來愛奇藝類似《青春有你》這樣的偶像選秀節目將和觀眾徹底告別。消息一出,不少有網友表示:“太好了,現在的選秀早就沒味了。”“早該取消了,一群未成年人。”
愛奇藝這一舉動,或許與今年頻頻發生的飯圈亂象有關。
今年5月,《青春有你》第三季中,粉絲“為偶像打投倒牛奶”引發網友熱議和輿論關注,隨后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在微信公眾號上發文,責令愛奇藝暫停《青春有你》第三季后續節目錄制,要求愛奇藝認真核查并整改存在的問題。
圖片來源:節目官方微博
彼時,愛奇藝《青春有你》官方微博回應此事稱,“誠懇接受,堅決服從”。同時,《青春有你》第三季選手余景天所屬公司星宇愔樂在微博發布退賽聲明,稱藝人余景天因個人身體原因,無法繼續參與相關工作,決定退出節目錄制。
最終,該節目被責令暫停錄制,按下休止鍵,成為首個沒有決賽、沒有成團夜的選秀綜藝。
偶像選秀節目的出現,讓一眾粉絲沉迷于買廣告、送禮物、刷榜單,粉絲團體自發組織的集資活動日漸增多,集資金額巨大,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和亂象也越來越多。
事實上,不僅僅是偶像選秀節目。從流量進軍內娛、飯圈文化興起開始,娛樂圈迎來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但同時也埋下了不少隱患。過度的粉絲文化,不僅在影響社會風化,其發展也慢慢畸形。
今年以來,從鄭爽事件曝光后,她的粉絲仍然不相信事情的真相,為鄭爽找證據、找理由開脫;到之后吳亦凡、張哲瀚等人的事件中,魔化的粉絲群體不斷為偶像爭論,再到近日王一博粉絲和趙麗穎粉絲的互撕,飯圈亂象亟待解決。
2005年,第二屆超級女聲總決賽前夕,一群女孩子站在街頭,借用路人手機為自己的偶像投票;十多年后,《青春有你2》成團夜前,粉絲們拿手機訓練有素地打投、刷超話、發應援微博。
一切好像變了,但一切又似乎沒有變。在超級女聲沉寂多年后,搖身一變的《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再次掀起了偶像選秀的熱潮。
2018年,伴隨著《偶像練習生》中蔡徐坤C位出道,偶像選秀節目成為很多年輕人和經紀公司的命運轉折點。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后,中國偶像產業實現了由萌芽到井噴的轉變。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偶像市場總產業規模達千億元。面對巨大的偶像經濟和市場空間,經紀公司、視頻平臺紛紛瞄準偶像選秀這塊大蛋糕,試圖打造出下一個“蔡徐坤”。
圖片來源:官方海報
從《偶像練習生》到去年的《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少年之名》,再到2021年的多平臺混戰,偶像選秀節目的形式越來越多,但大都換湯不換藥。在愛奇藝宣布取消未來幾年偶像選秀節目之前,這一賽道上,“愛優騰”三家平臺為主要玩家。
每經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今,三大視頻平臺推出了近10檔偶像選秀節目。今年,三家平臺繼續將目光瞄向了男團選秀,騰訊視頻的《創造營4》、愛奇藝的《青春有你3》、優酷的《超星團》,近百家經紀公司和超百名練習生一較高下。
如今,隨著愛奇藝在偶像選秀賽道上率先離場,騰訊視頻和優酷對偶像選秀類節目是何態度,目前尚未可知。
截至目前,除了《青春有你3》和《創造營4》,以及正在播出的《明日創作計劃》(別名《明日之子5》),今年還有3檔偶像選秀節目待播,分別是優酷的《亞洲超星團》、愛奇藝樂華娛樂打造的《下一站出道》,以及湖南衛視的《探星行動》。繁榮表象下,偶像選秀市場疲態已顯,這些節目能否脫穎而出,仍要畫一個大大的問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