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創業實戰課

每經網首頁 > 創業實戰課 > 正文

商學院案例研究|年輕人租房難:這道題該怎么解?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09 18:28:27

大城市有70%的新市民和青年人是靠租房來解決住的問題,然而租金付得起的房子區位比較遠,區位比較好的租金又比較貴,這成為新市民、青年人買不起房和租不好房的一個現實困難。

那么,年輕人租房難這道題,究竟該怎么解?

每經記者|梁宏亮    實習生 李佳盛    每經編輯|官遠星    

大學畢業之前,曉雨設想自己在職場里的樣子,是能像電影中的女白領一樣,光鮮亮麗。

然而畢業后,她發現生活并不容易——“單就租房這件事,就足夠頭疼了。”

對曉雨來說,租房是糟心事,很難選到各方面都稱心如意的。“都說房子不是自己的,但生活是自己的呀。”

“大城市有70%的新市民和青年人是靠租房來解決住的問題,然而租金付得起的房子區位比較遠,區位比較好的租金又比較貴,這成為新市民、青年人買不起房和租不好房的一個現實困難。”

在國新辦舉行“努力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在新聞發布會上,如是回應了記者關于大城市年輕人租房難的提問。

那么,問題的關鍵是:年輕人租房難這道題,究竟該怎么解?

難題:如何滿足房東與房客的雙重“剛需”?

大城市里打拼的年輕人,租房在“講究”與“將就”之間艱難地平衡著。

年輕人的心理天平,一端是剛畢業有限的租房預算,另一端是更好的家具家電,更便捷的通勤、更優質的戶型……

價格敏感型的東博,更傾向于先滿足自己對前者的要求。他在一座新一線城市工作,選擇離單位比較近的城市二圈層租了十多平米沒有空調的單間。算上各種費用,每月房租支出差不多650元左右。“和我在上海租房的朋友相比,這里房租已經很便宜了。”

不過,合租也帶來了很多煩惱。畢竟不同的人生活習慣不一樣,相互遷就在所難免。“沒有空調,靠風扇也可以很好入睡。但早上大家上班時間差不多,會很擁擠、很不方便。”

當然,對生活品質敏感的年輕人,也會選擇天平的另一端。

曉雨就是愿意支付高房租的年輕人代表。一間獨立衛生間+優質配套的主臥,給了常常晚9點后下班的她一點舒適小窩的感覺。不過,雖然房子安全便捷,但加上服務費、水電氣費,2300的每月開銷,花掉了收入的三分之一。

“實際上我也考慮過住遠一點、將就便宜些。但一個人在外地,父母常常電話叮囑我,寧愿多花點錢,住的也要安全舒適。”曉雨說。

即便原生家庭相對富裕,能幫助年輕人在畢業之際就買房,但在戶口、社保、搖號等大城市購房門檻的約束下,暫時買不到房的年輕人,如何能夠租到性價比高的理想房子,便成為進入社會的“第一堂實踐課”。他們常常在網上自嘲,說自己的“打工錢”都被房東賺去了。

不過在網線的另一端,一些房東聽到這些話,也連連叫苦喊冤。

三年內換了六波租客之后,阿全打開買來后自己從未住過一天的新“套三”的房門,滿屋的狼藉在他臉上寫滿了兩個字:心疼。

貓屎和貓砂遍地,打翻的泡面污染了整個沙發,外賣盒子里殘留的食物已經發霉發酵,踩在“嘎吱嘎吱”的地板上,阿全血壓飆升:“三對年輕人一起搬進來,第二個季度就開始拖欠我的房租。后來勉強趕走了,誰能想到給我留下這么一個攤子。”保潔推走了整整兩推車垃圾,才勉強算是把整間屋打掃干凈。

“能夠按時交租金,別把我的家具損壞了,作為房東,我對就這么點訴求。”另一位房東大龍也談到,正是出于對房屋的保護,吃了幾次悶虧之后他也開始“挑選”租客:“哪怕晚租出去幾天不賺錢,以后不靠譜的人我也不會租給他。”

在知乎上,“為什么很多業主寧愿“房屋空置”也不出租?”這個問題得到了700多位網友房東網友的響應:房屋出租損耗快、不講道理的租客拖房租……煩心事一點不比想租到好房子的租客少。

按照一般的邏輯,房東是不希望房子空置的,畢竟一旦空置就意味著租金回報的下降。尤其是對于部分“以租養貸”的房東來說,租不出去也就需要承擔更高的經濟壓力。但現實情況是,為了保護房屋不受損害,許多房東不得不花費更多時間去篩選的租客,或者直接選擇空置不租。

對于新一代年輕人而言,有品質的居住條件已經是剛需;對于花費重金購得房子的房東來說,財產安全與穩定收益同樣是剛需。

剛需遇見剛需,終將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拉鋸。

破題:如何從野蠻生長到有序發展?

當商品服務的供給與需求出現了低效匹配,市場上總會有一股力量成長起來,幫助“撮合”起供給與需求。在過往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介平臺是解決住房租賃市場供需匹配問題的主力軍。

“租房租賃市場,是少數能具備萬億規模的市場,這是業內共識。”一位業內人士曾這樣對媒體說到。

2018年到2020年,是資本涌入下中國長租公寓市場快速走向巔峰的階段。青客公寓在納斯達克掛牌、蛋殼公寓經歷七輪主要融資后在紐交所上市、武漢本土的長租公寓企業“吉家江寓”在巔峰時期房源規模曾達到4萬多間……

然而,高投入回報周期長是住房租賃行業的典型特征。長租公寓企業本應通過底價收取房源,通過再裝修、管理服務提升房源價值,再以相對高的價格租給租戶,從而收取租金差。

但在行業野蠻生長、規模競跑的兩年里,為了加快拓展速度,部分長租公寓企業引入了“互聯網打法”——以高價收取房源,快速再裝修后以較低價出租搶占市場,迅速提升管理規模,以規模優勢獲取高額融資,繼續擴張。

重投入、重運營下的長租公寓企業,一旦盲目擴張,就很容易導致資金鏈斷裂。從2018年到2020年,短暫登上巔峰后,全國“陣亡”的長租公寓企業已超過170家。轟動全國的蛋殼公寓爆雷事件、自如房源甲醛超標事件……頭部企業風波不斷,杭州的友客公寓、上海的寓見公寓更是接連倒閉。

“知道蛋殼出事后,馬上聯系蛋殼管家,無一例外所有的蛋殼管家全都離職了,沒有人對接。”曾為蛋殼公寓租客的小蔣回憶,電話打不通、app報工單沒人理,甚至后來公寓的網都斷了。“年輕人沒有網哪能活,所以后面我寧愿不要房租了也得趕緊找房子搬家。”

除了長租公寓,生存在傳統中介平臺終端的業務員也有自己的苦衷。某房屋中介業務員元嘉透露,中介收取的租房傭金中有15%為平臺抽成,再從剩下的85%中還需要和不同的人進行分成,房產經紀一般能拿到55%都已經算很不錯了,而最后還需要和自己的等級掛鉤。

“畢竟這個市場太大了,要吃飯的人太多了。如果簽下了房租1500元的單子,實際上到手只有200多左右。”他說。

對高性價比房源望眼欲穿的租客、對租客靠譜程度擔驚受怕的房東,以及穿梭于房客房東之間急切逐利的租賃平臺中介,三種角色一起出現在優質房源緊缺、預算條件有限、資本擴張競爭的市場中,難說有真正的贏家。

原有的解題思路得不到答案,就必須換一種思路來解決問題。

繼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后,“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再次出現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通過增加土地供應、安排專項資金、集中建設等辦法,切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

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明確了保障性租賃住房基礎制度和支持政策。

“過去,國內房地產業以售房為中心,房屋租賃市場相較不成熟。未來,中央將聚焦于促進房屋租賃市場的健康發展。通過立法規范來促進住房租賃市場的成熟是未來發展趨勢。”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向媒體表示。

待解之題:如何享受公共服務同等權利?

解決青年人、新市民住房問題是各級政府的職責所在,也是提高城市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頂層設計指引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各大城市接連拿出自己的應對方案。

從各地所出臺的政策來看,主要是從供需矛盾、加強市場監管等方向著手解決住房租賃市場現存問題。

在供給端,上海、廣州等城市均明確提出了明確的新增租賃住房建設目標。以廣州為例,未來五年計劃籌建政策性住房66萬套,包括公共租賃住房3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60萬套和共有產權住房3萬套,以解決新市民和低收入群體居住需求。

本輪密集出臺“租房新政”的城市,多為經濟發展水平高、人口流入大、購房成本以及租房成本高的大型城市。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數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當前市場上優質房源供給與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要求,多地對未來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規劃中都提出了要以建筑面積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更加匹配年輕人的實際需求。

在上海搬了三次家之后,小蔣從最開始2800元的單間,換到3000元多的單間,再到現在4000多元馬上到期的一居室,想到馬上要搬到新公司附近,承擔更高的租金,他就感覺到壓力很大。在他看來,性價比高的小戶型很有吸引力:“小戶型多了就能獨立租。大戶型只能合租,合租運氣不好碰到邋遢的、不自覺的,或者事情多的麻煩室友,真的很崩潰。”

另一方面,圍繞租房租賃市場在前期暴露出的問題,多地也開始加強對市場監管。例如,北京市住建委發布《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并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對長租公寓監管、租金貸、網絡房源發布、群租房等熱點問題進行了規范。

不過,了解相應保障性租房政策之后,小蔣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未來如果申請住進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話,需不需要很高的門檻?“像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沒有戶口的話,即使申請居住證,也需要很長的時間,”他說:“其實現在一般公司要是有公租房資格的話,會有專門的申請流程。申請本身不復雜,主要是資格難。”

而身在北京的小夏則更加關注的是住進保障性租賃住房之后,是否能夠享受到相應的公共服務:“年輕人逐步進入婚齡,能長期租到性價比高的房子當然好,但以后小孩上學能不能得到解決?”

今年3月,“十四五”規劃綱要發布。其中強調,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有效盤活存量住房資源,有力有序擴大城市租賃住房供給,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

從政策層面上來看,各地按照“十四五”規劃綱要的指引,在盤活存量、擴大增量等供給端發力動作已十分明顯。同時,嚴監管下,市場化主體提供租賃產品服務的規范性也有望得到加強。

然而,未來如何真正實現“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的目標,讓大城市的年輕人真正成為“新市民”,租房也能享受到同等的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保障,是下一步在體制機制上需要探討的方向。

(文中參訪對象均為化名,實習生李佳盛對本文亦有貢獻)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