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16 18:01:13
每經AI快訊,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尊敬的董秘您好!公司近日公告與ECOPRO簽訂三年65萬噸前驅體長單,倍感振奮,同時也有幾點疑惑: 1、這么大的產能供應,公司已公告的已建+在建+擬建項目產能加起來似乎還達不到,因此公司至2026年的前驅體項目具體規劃是怎樣的? 2、公司擬通過何種方式籌集擴建產能的資金? 3、已知公司將通過動力電池回收+印尼鎳礦+嘉能可鈷長單來保障原料供應,那么原料與前驅體的配比如何,多少噸原料產多少噸前驅體?
格林美(002340.SZ)10月15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 (一)公司核心產品三元前驅體已經建成的總產能總量達到13萬噸/年,公司啟動了“荊門+泰興+福安”一主兩副的三元前驅體制造基地發展戰略,快速建設泰興與福安兩個三元前驅體制造基地,實現在2021年底超過年產20萬噸三元前驅體總產能的目標,保障公司三元前驅體市場增長的產能需要。公司提出了十四五期間達到40萬噸前驅體產銷遠景目標,全面滿足世界正在快速商用化的新能源電動汽車對新能源材料的巨大市場需求,在荊門新建8萬噸新一代超高鎳前驅體材料產能,便是十四五產銷遠景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公司將充分利用技術優勢、以更低成本、更高優勢按照既定規劃繼續擴充產能,以保證重要客戶的訂單交付。 (二)公司將充分利用好多層次的資本市場融資工具,根據市場需求等多方面情況審慎確定多種融資計劃,通過合理資本運作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提高格林美整體融資效率,籌集資金將有力支持公司產能擴張,保障十四五遠景目標的實現。 (三)以811型三元前驅體為例,至2025年,公司預計三元前驅體出貨量達40萬噸,對應鎳資源用量約20萬噸,對應鈷資源用量約2.5萬噸,公司通過“城市礦山+自建鎳資源基地+國際巨頭戰略合作”的多原料戰略通道保障鎳鈷原料的戰略供應。
(記者 王曉波)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