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25 19:52:37
◎醫藥創新賽道今日投融資頗為活躍,出現多起上億級融資。具體來看,集合實驗動物全產業研發商斬獲兩億融資,CDMO企業“楷拓生物”完成數千萬美元A輪,“天港醫諾”完成數億元Pre-A輪融資。
每經記者|姚亞楠 唐如鈺 每經編輯|肖芮冬
今日(4月25日),一級市場消息相對平淡,但醫藥創新賽道卻頗為活躍,出現多起上億級融資。與此同時,實驗動物小鼠模型研發企業藥康生物于今日登陸科創板,發行價為22.53元/股。藥康生物開盤破發,報20.00元,跌幅11.23%;截至今日收盤,藥康生物報18.50元,跌幅17.89%。
今日,實驗室動物研發平臺北京靈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靈賦生物)被曝出新一輪融資。該公司于近日完成2.2億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由國壽股權領投,君聯資本聯合領投,昌發展資本、普華資本、賽賦醫藥等機構跟投,探針資本擔任財務顧問。
啟信寶信息顯示,靈賦生物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集合實驗動物全產業鏈、動物模型全產業鏈和高附加值科研服務三位一體的科研服務商。
事實上,實驗動物和模型動物是生物醫藥研發的重要環節,其覆蓋度與試驗質量對后期臨床試驗有著直接影響,是推動現代醫學進步的關鍵要素。
據Frost&Sullivan統計,2020年,全球實驗動物模型市場規模約為161億美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48億美元左右。而中國市場處于藍海,實驗動物模型市場規模小,2020年僅為12億美元左右,對比全球市場,未來增長空間大。據悉,本輪融資所得將主要被靈賦生物用于實驗動物資源基地和實驗室的布局。
今日,“楷拓生物”宣布完成數千萬美金A輪融資,由元生資本領投,華新投資、元禾控股、嵐湖資本、清松資本、北極光創投及知名產業投資方跟投。
公開資料顯示,“楷拓生物”以質粒工藝開發與生產、mRNA合成及遞送全流程工藝開發與生產、核酸分析方法與質量研究三大技術服務平臺,為基因細胞治療及核酸產品提供從研發到產業化一站式技術服務。據公司聯合創始人、CEO王瀟介紹,其半年內已簽訂數千萬訂單,合作伙伴覆蓋基因治療/基因編輯治療產品開發、細胞治療產品開發、mRNA疫苗和療法開發等領域。
近年來,細胞基因治療、核酸藥物等在臨床上和商業化上都證明了其價值,行業投入在持續增加。華新投資CEO、創始合伙人趙福曾公開表示,CGT領域,包含基因治療、mRNA及細胞治療,是生物醫藥行業中最具前景的重大創新領域,中國有望在該領域中涌現一批具有全球領先科技水平的龍頭企業,在這一新領域中,臨床級別的工藝開發和生產制造具有很高的科技護城河。
每經記者注意到,CGT藥物生產步驟多、難度大、成本高,生產外包率遠高于小分子或大分子藥物。來自光大證券研究的數據顯示,據ARM報告預測,截至2026年,全球CGT臨床項目數將達3500項(包含干細胞療法),較2020年翻兩倍。受益于終端CGT市場的快速發展,全球CGT CDMO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達到近100億美元,中國CGT CDMO市場規模達107億元。
今日,腫瘤免疫治療企業“天港醫諾”宣布近日已完成數億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由中科創星與創谷資本聯合領投,合肥產投、倚鋒資本、天圖投資、國元創新投資等機構跟投。
公開資料顯示,“天港醫諾”成立于2020年,其較早發現并驗證多個NK細胞免疫檢驗點,該公司規劃了多系列技術和產品,范圍覆蓋免疫檢驗點抑制劑;雙/多功能抗體類似物;靶向抗體藥物;免疫調節劑等,這些藥物均是依據免疫細胞活化和殺傷等發揮其功能作用的基本原理進行設計的原創藥物。
據“天港醫諾”方面介紹,目前其已申請11項發明專利,多款產品已完成前期研發,即將進入產品注冊上市的快速發展通道,此外其擁有實驗動物、符合GMP標準重組蛋白制備及NK細胞檢測和分析等專用實驗技術在內的近6000平米研發場地。
鋒資本管理合伙人朱湃曾公開表示,NK細胞是唯一承擔天然免疫功能的淋巴細胞,是腫瘤和病毒的天然殺手,相較于T淋巴細胞,是免疫治療未開辟的半壁江山,具有巨大的臨床開發價值。“天港醫諾”針對發現的一系列新免疫靶點,研發出一系列新結構抗體,將真正指向國內缺乏原創藥物的行業難題。
免責聲明:每日經濟新聞·場景匯旨在為創業者與投資人搭建互動交流、精準對接平臺,我們將定期深度報道優秀創業公司和創業項目,所選用的素材均來自于公開資料和采訪,請各位投資人謹慎判斷、預防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40149914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