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3 20:40:52
每經AI快訊,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6月15日國常會指出要加快推進交通水利等重點項目建設,強調地下綜合管廊是城市“里子”工程,投資潛力大、帶動能力強,是一舉多得的代表性項目。結合已部署的城市老舊管網改造,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請問這對公司管道產品業務開展是否有支撐作用?
新興鑄管(000778.SZ)6月23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綜合管廊代表著市政管線建設的方向,是未來城市管理的必然趨勢,也是實現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必然道路。住建部2021年1月8日出臺了《關于加強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提高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規劃編制水平。該意見的提出,對各地綜合管廊中供排水管道質量、接口密封性以及安全性能提出更高要求,高質量高效率的輸水管材得到重視,給公司球墨鑄鐵管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公司在2010年著手地下綜合管廊業務市場開發,通過不斷耕耘,目前地下綜合管廊已成為球墨鑄鐵管產品的成熟型應用市場。秉承技術營銷理念,公司主要參加了《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線工程技術規程》、《綜合管廊雨水、污水管道安裝圖集》、《綜合管廊給水管道安裝圖集》、《重慶市綜合管廊管線標準設計圖集》等標準規范的編制工作,進一步擴大了公司在管廊領域的影響力,占領管廊領域行業標準制高點。也取得了豐碩的市場成果,公司球墨鑄鐵管產品已成功在長沙、昆明、海口、三亞、蘇州、合肥、鄭州等城市綜合管廊中成規模使用。
(記者 蔡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