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8 17:22:54
◎即時物流需求正在從臨時應急需求向日常休閑需求擴散。
每經記者|楊昕怡 每經編輯|劉雪梅
9月27日,在2022年中國同城即時物流行業峰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美團配送發布了《2021-2022中國即時物流行業發展報告》。報告指出,作為物流行業新業態,即時物流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增長,正日漸向全場景、全距離、全時段發展。
報告指出,即時物流行業最初以服務餐飲外賣行業為主,經過數年的發展已經拓展出更多品類與業務類型。
與此同時,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增強的背景下,伴隨流量多極化趨勢與即時履約能力的提升,即時物流服務范圍逐步覆蓋全場景、全距離、全時段,成為即時零售不可或缺的新基建。
在這一新趨勢之下,即時物流的需求場景變得更為多元。美團副總裁、美團配送總經理魏巍在峰會上表示,即時物流需求正在從臨時應急需求向日常休閑需求擴散。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美團配送針對餐飲、零售、醫藥、企業服務和同城幫買幫送等場景均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在企業服務方面,2022年美團配送已為星巴克、麥當勞等超過800個品牌提供了定制化運力,幫助廣大餐飲零售商家向全渠道用戶提供穩定、專業的即時物流服務。
此外,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跑腿經濟市場洞察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跑腿經濟市場規模達131億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664億元,跑腿經濟市場潛力巨大。其中,服務于同城幫買、同城幫送需求的美團跑腿已成為消費者最常使用的跑腿品牌。
因此,在爆發的即時零售需求、跑腿經濟等“非餐飲”的新增長點驅動下,即時物流的市場規模隨之持續增長。
數據顯示,2021年即時物流行業訂單量為294億單,同比增速為38%,用戶規模達6.33億人;預計到2025年即時物流行業訂單量將達到793億單。
快速擴大的市場規模也讓即時物流行業在穩就業、保供給、增收入等方面產生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示范效應。
在助力實體經濟方面,近年,即時物流企業不僅拓展了本地實體門店服務范圍,還通過在城市中布局前置倉,強化對便利店和超市的供應鏈一體協同,以運營大數據協助商家做需求預測、庫存管理,推動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實體門店穩定復蘇增長。數據顯示,今年1-7月,美團平臺上的便利店和超市的交易量同比增長54%,其中夫妻小店增幅達110%。
報告預測,未來即時物流行業未來將進一步向產業帶上游延伸,逐漸深入到整個生產供應鏈領域,為消費者、商家、相關行業等提供全鏈條數智化即時物流服務及即時供應鏈解決方案。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126554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