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香港新春年味十足 內地游客帶動旅游、消費復蘇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24 00:46:31

◎中國香港地區(qū)的居民也會早早準備盆栽鮮花和插花迎接新春,可謂是“無花不歡”。在兔年新春到來之際,旺角的太子花墟道、維多利亞公園的年宵市場,不少市民前往購花、打卡。

◎“想帶著小朋友去迪士尼和海洋公園玩,他一直很期待。”來自北京的王女士一家三代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只要家人在一起,哪里都有年味。”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實習記者|孔澤思    每經編輯|魏官紅    

貼春聯(lián)、買年花、置辦年貨……正值兔年新春佳節(jié),中國香港地區(qū)街頭處處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慶氛圍。大年三十下午,維多利亞公園的年宵市場迎來購花高峰;嗇色園黃大仙祠內,從中午開始就有排隊等候的居民。

作為遠近聞名的時尚之城,“東方之珠”香港在多年發(fā)展中融入了西方文化元素,也保留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年俗,成為傳統(tǒng)年味和現(xiàn)代游樂的完美結合。內地與香港恢復“通關”后,到香港過年,成為今年很多內地游客的熱門選擇。

香港夜景

香港旅游發(fā)展局也在新春期間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活動,如在中環(huán)碼頭、尖沙咀文化中心觀景臺等地創(chuàng)設了“福兔”大型玩偶,每晚8點還會在維多利亞港兩岸上演“幻彩詠香江”主題燈光秀。

據央視新聞,香港旅游發(fā)展局總干事程鼎一表示,隨著香港全面放寬全球旅客入境措施,并與內地逐步有序通關,香港旅游大門已經重開。今年香港旅游發(fā)展局推出的“兔躍香港迎新春”活動為通關后首個大型活動,未來將會陸續(xù)舉辦多項大型節(jié)慶、文化及體育盛事活動,推動香港成為國際盛事之都,促進旅游業(yè)再次騰飛。

“無花不歡”的新年

年廿八,行花街。在廣府文化中,迎春花市是春節(jié)前夕規(guī)模最大的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香港地區(qū),居民也會早早準備盆栽鮮花和插花迎接新春,可謂是“無花不歡”。在兔年新春到來之際,旺角的太子花墟道、維多利亞公園的年宵市場,不少市民前往購花、打卡。

大年三十下午,熱鬧的太子花墟道

花墟道沿途有上百家鮮花零售和批發(fā)商店,是著名的園藝集市。未到花市,已聞花香,大年三十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剛走出太子地鐵站,就看見有市民懷抱蝴蝶蘭滿載而歸,前往花墟的路上人頭攢動。

“蘭花寓意心想事成,桔子寓意大吉大利,桃花代表著大展宏圖,都是想討一個新年的好彩頭。”長期從事鮮花銷售的攤主張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受疫情影響,市民2022年春節(jié)前出門和消費減少,相比之下,今年的銷售量提升了近3成。

花市中從幾十元一束的鮮花到四五百元的盆栽花果,均銷售甚旺。從佐敦過來的覃先生告訴每經記者,“蝴蝶蘭花色鮮艷,放在家里很喜慶。也會買一點黃金果,這個又叫‘五代同堂’,家里的老人也非常喜歡。”

香港地區(qū)的市民在選購鮮花

據新華社消息,今年的年宵花市在全港15個地點開場,共設922個攤位,營業(yè)時間持續(xù)到初一凌晨。

作為當?shù)卮汗?jié)傳統(tǒng)之一,年宵市場在去年因疫情被取消,今年復市后,花農亦迎來了忙碌期。1月21日晚上,維多利亞公園華燈初上,但夜色也難以阻擋市民的購花熱情。

過去的一周里,小劉一直在叔叔經營的攤位上做幫手,她一邊和記者聊天,一邊熟練地給客人打包,“從16號花市開張起,我們每天早上開始擺盆、掛裝飾品,今年是我第一次在花市打工,感覺到很熱鬧。”

“我們家主打的是劍蘭,平均兩三分鐘就可以成交一單。今天除夕也是花市的最后一天,我們的營業(yè)時間會長一點,到凌晨兩點收市。”小劉說。

維多利亞公園年宵市場

根據統(tǒng)計數(shù)據,一連7日營業(yè)的15個年宵市場,共錄得超過114萬人次到訪,其中維多利亞公園年宵市場,除夕單日超過10萬人次到訪。

大年初一 年味十足

大年初一逛街、拜年、派發(fā)利是,是香港地區(qū)過年的傳統(tǒng),也有不少市民選擇提前一天為來年許下美好祝愿。

大年三十晚上,嗇色園黃大仙祠已經排起長龍,23點之后就可分批開放上香。在初一白天,眾多市民來到黃大仙祠祈福,期望兔年有好運勢,還有不少人在門口攤位上購買風車和小紀念品。

兔年春節(jié)已至,商場和購物街也迎來了近期最熱鬧的日子。中環(huán)、灣仔、尖沙咀的眾多地標街市和大型商場“穿”上了新春裝扮,可愛的兔年塑像吸引市民駐足留影。

太古廣場的兔年裝飾

春節(jié)期間,各大商戶推出了許多折扣活動,掃貨、品嘗美食也是不錯的節(jié)日玩法。太古廣場里,市民梁先生一家提著六七個紙袋,尋找著下一個目標,“今天是大年初一,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出來購物過節(jié),滿足他們的新年愿望。”

根據中國民俗,獅子是力量和勇敢的象征,人們認為舞獅可以驅邪避穢。在香港地區(qū),每逢重大節(jié)日,醒獅表演助興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利東街上的醒獅

大年初一的灣仔利東街上,兩頭醒獅配合著鼓點的節(jié)奏輕盈舞動,時而向游客眨眼,引得周圍歡呼聲四起。“摸到獅子頭,一年鴻運當頭;摸到獅子尾,萬事順風順水。”舞獅結束后,圍觀市民向獅口送上利是,摸摸獅身,期望新一年有吉祥運勢。

旅游、消費均呈現(xiàn)復蘇跡象

作為著名的旅游城市,香港每年吸引數(shù)千萬的內地游客前來,旅游業(yè)也成為拉動香港地區(qū)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yè)之一。

在1月5日內地與香港官宣恢復“通關”之后,到香港過年,成為春節(jié)期間內地游客的熱門選擇。連日來,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口岸游客絡繹不絕。

李先生與家人從陜西過來,在除夕抵達香港,他告訴每經記者,自己因工作需求,之前經常來香港出差,今年春節(jié)也帶著父母一起來轉轉,體驗下南方的春節(jié)氣氛。

“想帶著小朋友去迪士尼和海洋公園玩,他一直很期待。”來自北京的王女士一家三代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只要家人在一起,哪里都有年味。”

據新華社消息,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于1月15日起恢復服務,可供發(fā)售的高鐵車票數(shù)量為每日雙向1萬張。而在春節(jié)前夕,內地與香港旅客的通行需求增加,1月18日起,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每日雙向車票已增加至2萬張。

游客的增加,也讓沉寂已久的香港旅游業(yè)有了復蘇跡象。尖沙咀的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港澳地區(qū)的租車和導游服務。疫情期間游客減少,而近期通過電話和網絡咨詢的內地游客明顯變多了,旅行社也打算請回一些轉行的前同事,重拾內地游客的在港服務。

此外,香港地區(qū)也推出多種措施,促進旅游業(yè)恢復。據中新社報道,香港旅游發(fā)展局副總干事葉貞德接受采訪時表示,現(xiàn)在香港和內地已全面“通關”,香港旅游發(fā)展局連同香港各界期盼已久,已為迎接內地旅客做好充分準備,“將由下月起開始,推出全球大型宣傳,通過三大策略刺激旅游復蘇”。

葉貞德稱,香港旅游發(fā)展局以“旅游+”戰(zhàn)略積極推動跨界合作,發(fā)揮香港旅游業(yè)的潛力和延展性,為香港文旅產業(yè)創(chuàng)造最大價值。談及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qū)其他城市之間的旅游資源整合,她表示,現(xiàn)在出境活動重新啟動,香港會盡快協(xié)同粵澳兩地,形成新的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

(文中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 孔澤思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旅游 大消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