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01 13:59:37
每經記者|程雅 每經編輯|魏官紅
3月30日,英特爾研究院副總裁、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在參加英特爾中國研究院2023探索創新日時表示,未來,數字人可以應用在多個領域,去替代真人完成很多不同過程型或者是表現型的任務,所以英特爾希望基于自身在視覺AI方面的優勢去繼續推進,更好地把數字人技術應用在一些關鍵領域。不同種類數字人的表現形態要達到逼真效果,所需的計算量不同,英特爾可能會偏向于三維的超逼真效果數字人。
另外,在RISC-V領域,英特爾正在全球展開大量的合作,希望既在軟件方面,也在硬件方面去支持這個領域達到螺旋式的上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宋繼強說,英特爾在X86架構上已經做了非常多的技術積累,瞄準的是通用領域的高級市場,在高性能上很難被超越,因此未來也會在這方面向高性能、高質量、高可靠性的方向推進。但近幾年RISC-V蓬勃發展,有著精簡的特點,很適合去做各種領域的加速器。不論在設備端還是邊緣端,若市場的需求量很大,英特爾便可以通過代工業務進入這一領域。
宋繼強認為,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人工智能、智能計算作為數字化轉型中非常重要的生產力,正在推動我們往新的應用高度、廣度拓展。
從公司層面上,為了應對未來對晶體管、對算力的巨大需求,英特爾轉換為IDM2.0模式。“原來我們的IDM模式是自己設計芯片自己生產,只是為自己的產品服務,現在到IDM2.0,我們不僅要繼續擴大內部工廠網絡,對外還要提供代工服務,也就是說可以去幫其他的廠商生產制造先進制程或成熟制程的芯片,同時,也會把我們的一些產品,比如說GPU、網絡的產品,在其他的代工廠里生產制造,這符合半導體設計制造全球化網絡的趨勢。”宋繼強稱。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