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08 16:41:21
每經記者|涂穎浩 每經編輯|廖丹
12月6日,在每日經濟新聞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金融發展論壇分論壇上,信美相互人壽首席投資官徐天舒表示,作為一家相對較新的壽險公司,信美相互人壽初期資產規模較小,波動性相對更高,但好處是“船小好調頭”。基于此,公司的策略是在經營端一定要低成本,在投資端允許一定的投資波動,更看重長期,并追求相對較高的收益。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在徐天舒看來,從負債成本看,保險公司產品保證收益的下行,通常會慢于市場利率的下行,這也對于投資端提出了挑戰。
由于成立時間晚,在信用下沉面臨較大風險的情況下,如何在配置固收資產基礎上提高收益,是信美相互人壽面臨的一大問題。“需要在投資策略上進行適當的調整,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徐天舒舉例稱,金融創新的前提一是低成本,二是經濟周期向上,當經濟下行時,即使普遍被認為是安全的REITs等項目也會面臨一定的風險,有的項目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不錯,但最終還是取決于底層資產的質量。
對于資本市場的長期投資,徐天舒表示:“相對而言,我們更傾向于投資權益類資產,并在市場處于較低位時適當加倉。盡管股市短期預測較為困難,但從5~7年的周期來看,市場的趨勢還是相對清晰的。”同時,他也指出,在實際權益投資過程中,險企還面臨償付能力要求等壓力。
“現行情況我們可能不會賺取大量的費用差和死差,主要的盈利途徑還是通過利差。然而,目前利差賺取的難度也較大。”徐天舒表示,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我們不打算盲目擴張,而是會踏實地經營公司,把固定成本降下來。
徐天舒表示,總的來說,我們的整體思路是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堅決不信用下沉、不盲目做金融創新。“金融創新在經濟下行時風險較大,我們會謹慎對待創新型金融產品,將資產收縮到長久期的高信用等級的資產上來。同時,我們會努力降低經營成本,熬過這段艱難時期。我們相信,長期來看,股市會帶來不錯的收益,等到經濟環境好轉時,我們會給大家一個不錯的回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