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獨代模式”,哪些險企適合?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6-24 22:06:27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廖丹    

2023年,王平開始擁有自己的獨代門店。盡管門店一年租金有三四十萬元,但他的保險經營也因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與客戶溝通,總是在一些公共場所,缺乏私密性和專業性。現在有了專屬門店,客戶對我的信任倍增。”王平介紹,有一位客戶,之前一直對保險持懷疑態度,在參觀了門店后,態度有了很大轉變。

王平口中的門店就是獨立代理人的專屬門店。

2020年12月,監管部門發文為行業探索代理人新模式指明了方向。隨后,業內機構紛紛展開嘗試。近期,監管部門再發文,表示對于自主開展保險銷售活動的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應當建立長期可持續的傭金薪酬激勵制度。

從獨代模式的定義和監管思路可以看出,沒有層級利益是獨代模式最核心的優勢。在業內人士眼中,獨立代理人制度有助于提升代理人收入,推動保險代理人向專業化、職業化、精英化轉型。

然而,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獨代模式”,真的適合每一家保險機構嗎?

扁平化分賬方式破解“大進大出”行業困境?

自1992年個人保險代理人模式引入我國保險市場以來,個人代理渠道發展迅速。巔峰期全行業曾擁有近千萬的保險代理人,但隨著客戶需求升級,營銷結構失靈等問題逐步暴露,傳統的個險營銷體系也要變革。

對獨代的探索也是自此開始。2020年12月底,銀保監會發布《關于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有關事項的通知》,從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定位、條件標準、行為規范、選拔機制、公司管理、監督管理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隨后,信泰人壽、大家保險、梧桐樹保險經紀等保險機構及中介開始了探索。市場公開資料顯示,有10余家保險公司及保險中介公司參與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模式(即獨代模式)試點。個別頭部公司也小規模地參與獨代試點。

在傳統金字塔型營銷模式下,銷售傭金和管理津貼在多層級的代理人團隊中逐級抽成,導致底層代理人收入被大幅壓縮。處于“塔基”的代理人雖是銷售主力,但其直接傭金需被中高層以“職級管理津貼”(即人頭費)形式層層抽取,最終實際收入占比偏低;而位于“塔頂”的高層級代理人則通過發展團隊獲得間接利益(如團隊管理津貼、增員獎勵等),形成“拉人頭”的激勵機制。這種分配結構使得利益向上集中,底層代理人留存率低,也加劇了行業“大進大出”的困境。

獨代模式下,獨立代理人可以與保險公司采用扁平化的分賬方式。獨立代理人通過事務所或合伙人的組織載體展業,同時,險企對獨立代理人進行生態化的專業支持。

從當前保險機構和保險中介探索的情況來看,一些機構在獨代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數據顯示,2024年,大家人壽個險渠道實現新單期交保費16.65億元,位列行業第14位,個險成立5年以來實現了85%的復合增長率(遠超行業7%的復合增長率)。營銷隊伍近年來穩步增長,保持在10000人左右的在冊人力平臺,高產能代理人MDRT(百萬圓桌會員)達到770人,數量已躋身國內壽險公司前十。2024年,大家人壽獨立代理人月人均產能9萬元,同比增長42%。舉績人員月人均收入1.9萬元,同比提升37%。

大家人壽個險業務中心劉勇剛曾表示,大家人壽扁平化的代理人隊伍,相較于傳統的金字塔型模式,沒有那么多中間組織產生的高額費用,組織成本和管理成本就被省了下來。這些省下的成本主要投入在了代理人的銷售傭金上。通過提高利益,增強其職業認同感、獲得感,使其職業化,最終達到專業化的目的。

依賴高產能生態哪些險企適合獨代模式?

從實際踐行來看,除了大家人壽等機構在堅定地推行獨代模式外,更多的保險機構還處于觀望狀態或僅在小范圍探索。

“一些機構試行的‘老團隊維持基本法+新獨代特區政策’產生明顯套利空間,例如某公司獨代人均產能達傳統代理人6.8倍,但傳統代理人數量占比仍超90%。”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保險獨立代理人高產能生態依賴度呈現“馬太效應”,缺乏醫養等生態支持的中小險企,獨代改革可能淪為人才流失通道。

那么,傳統險企能否通過傳統團隊與獨代并行的模式漸進改革個險渠道呢?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認為,這是可行的。在袁帥看來,傳統團隊有其穩定的客戶基礎和業務模式,而獨立代理人模式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靈活性。險企可根據自身情況,逐步引導部分代理人向獨立代理人模式轉型,同時保留傳統團隊的優勢。此外,獨立代理人模式依賴高產能生態,并非僅適合特定險企,只要險企能夠整合養老資源等優質資源為獨立代理人提供有力支持,無論是大型險企還是中小型險企,都有可能通過該模式實現業務增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隊伍和生態建設,監管部門還關注獨代模式的長期利益分配問題,要求實行獨代模式的機構建立長期可持續的傭金薪酬激勵制度。

近期,監管部門發布《關于推動深化人身保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的通知》,其中提到,對于自主開展保險銷售活動的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應當建立長期可持續的傭金薪酬激勵制度,加強成本和風險管控,杜絕層級利益。

“建立長期可持續的傭金薪酬激勵制度,理論上應涵蓋代理人開展保險銷售活動所需承擔的各類成本,包括社保、門店運營等。然而,實際推行中要真正全面覆蓋這些成本存在一定難度。”袁帥表示,這需要險企在制定傭金制度時,充分調研和考量各項成本因素,進行精準的成本核算。

長遠來看,袁帥認為,獨立代理人模式有望成為個險渠道的主流模式。具體來看:第一,隨著消費者保險意識的提高和對個性化服務需求的增加,獨立代理人能夠憑借其專業能力和自主性,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提供定制化保險方案;第二,獨代模式減少了中間層級,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業務效率;第三,科技發展也為獨立代理人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持,如線上展業工具、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等,有助于提升其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因此,從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來看,獨立代理人模式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可能成為個險渠道的主流模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保險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